第六十四章 要單挑的胖子(第1/3 頁)
陳凡在進門喊蕭慶的時候,蕭慶已經準備好了行頭,一身武士服,腰間配了把長劍,劍自然就是定光劍, 陳凡當時見了蕭慶的打扮,心中暗喜,這個傢伙自從黃師允許他帶劍後,總喜歡把劍佩在腰間,不知中午吃飯時,可否借劍一用?
有了陳凡插話的介紹,蕭慶也算是知道了眼前問話人的姓名,既然是陳凡的發小,回話的面子還是要給的,當下蕭慶看了看龔青說道:“我配這劍可不僅是為了防身,更是為了養氣、自重。”
陳凡陡然發現,這個蕭慶還是蠻有玄學天賦的,一件簡單的事,到了他的嘴裡,有時就變得很深奧,聽起來很對,但細細品味,其實啥也沒說的味道。陳凡知道在中國古代,佩劍是一種持重的外在表現,《禮記·玉藻中就記載著,君子出門“必佩劍”,就是必須佩帶寶劍。蕭慶講這話,其實就是說,我佩劍是為了禮,是為了把自己培養成君子。
據陳凡所知,在中國漢晉時期,佩劍也是一種身份得象徵,只有士大夫、豪門望族的人才允許佩劍,到了南北朝時期,對於君子佩劍的規定有所放寬,除了貴族外,寒門中人也有了佩劍的資格,故而有了佩劍習俗的流行。但是到了這,陳凡接觸的人中倒是鮮有佩劍的,故沒有對這一說法引起重視。
“看來蕭郎君是君子的典範,不過我們是去吃飯,禮記中有載,吃飯飲酒時不得佩劍,不知蕭郎君準備怎麼辦?”
“自然是摘下的。”
“這出門在外,養成帶劍的習慣是好的,可以用來防身,只不過我不會舞劍,等我學會了,也佩一把。你們不知,阿慶的劍法真的很厲害,如果你們今天中午把他哄高興了,說不定他露兩手給你們瞧瞧,讓你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劍法。”知道龔青毒舌厲害的陳凡,趕緊接過話,這不要讓龔青胡亂開罪人,引得阿慶不快。
“是嗎,我還沒見過人舞劍呢,咱這小縣城沒那麼多講究,聽說在大城裡,二十歲以上計程車族家子弟,基本上出門都是佩劍的,只不過腰間的劍,有的還是木劍,就為了一個氣派,也不知真假。”瞭解龔青為人的馮燦,也立馬接話道。
“那是咱們小縣裡,沒什麼士家子弟,法生你大兄,我就見他有時佩劍的,只不知和你這位蕭郎君比起來,誰更厲害。”龔青白了眼陳凡說道。
“我大兄那就是花架子,純粹是擺個排場,論武藝,是不如阿慶的。你們也別老聊劍了,咱們呆會在望月樓裡喝點酒怎麼樣?”陳凡選擇岔開話題。
“我沒問題,這酒我早就開始飲了。不是我看不起你們,論下棋,我不如法生你,甚至有時會輸給龔青,但是論喝酒,你和龔青倆加一塊也不是我的對手,這喝酒是要看天賦的。你看龔青這麼瘦,估計是一杯倒的那種。”
其實龔青也不是特別瘦,只不過和你比起來瘦而已,陳凡在心中說道,不過馮燦的話,陳凡也沒急著回,因為有人一定會接話的。
果然,龔青把話接了過去,“我只聽說過胖桶,沒聽說過瘦桶,原來這胖桶之所以腰粗,是因為裝酒的原因。”
“哈哈哈哈。”陳凡不故形象,大笑了起來,和朋友之間,就是不要顧忌那麼多,講什麼風度禮儀,開心的時候就大聲笑,難過的時候就放開哭,盡情抒發胸臆就好。
小胖子的臉一下就黑了下來,“桶就是桶,哪有什麼胖瘦之分?倒是人有英雄、狗熊之分,古人常說煮酒論英雄,不過有的人,不想自己更英雄,卻道別人是狗熊,說張三,道李四,看別人的缺點,那是一個準;找自己的缺點,那是一個瞎。我們家隔壁有一婆娘,整天拿一瘦竹竿打蚊子,嘴裡還唸叨,‘瘦竹竿,瘦竹竿,打蚊子正正好。’竹竿是瘦,可那蚊子更小,你們說我們家隔壁那個婆娘是不是瞎?”
“呵呵,是瞎,哪有用瘦竹竿打蚊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