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第1/2 頁)
是太衰弱了:它在歷史面前沒有能夠證明它的英勇氣概,註定只能遭到毀
滅。&rdo;
1945 年3 月14 日,希特勒做出了他一生中最後的重大決定,即&ldo;焦土&rdo;
計劃。他下了一道總命令,要把所有的軍事、工業、運輸和交通裝置以及所
有的儲備毀掉,以免它們完整地落入敵手,命令的最後說:&ldo;一切指示與本
命令相牴觸者均屬無效。&rdo;
這就是說,要把德國變成一片不毛之地,使德國人民在戰敗後維持生存
的任何東西部不能保留下來。
當時的戰時生產部長斯佩爾,已經預料到希特勒會象民祿皇帝一樣發出
這樣野蠻的指示,他寫了一個備忘錄,堅決反對這種犯罪行為。3 月18 日晚,
他親自將備忘錄交給希特勒,斯佩爾寫道:
可以確信,在四到八週內,德國經濟將徹底崩潰崩潰之後,即使從
軍事意義上說,戰爭也無法繼續進行下去了,我們必須盡一切力量,哪怕
以最原始的方式,來保留民族生存的量後一點基礎。在戰爭的此時此刻,
我們沒有權利來進行破壞,從而影響人民的生活。如果我們的敵人想要毀滅
我們這個以史無前例的勇氣與之戰鬥的民族,那麼,這種歷史的恥辱只能落
在他們的頭上。我們有責任確保我們的民族具有在遙遠的將來進行重新的一
切可能性。
但是希特勒對他曾經表示過無限熱愛的德國民族的生存再也不感興趣
了,他用適者生存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對佩斯爾說:&ldo;如果戰爭失敗,這個民
族也將滅亡。這種命運是不可避免的。沒有必要考慮這個民族維持一個最原
始的生存基礎的問題。恰恰相反,最好由我們自己動手把這些基礎破壞掉,
因為這個民族將被證明是軟弱的民族,而未來只屬於強大的東方民族,而且,
在戰場以後留下來的人不過是劣等貨,因為優秀的人已經戰死。&rdo;
3 月19 日,希特勒公佈了他的&ldo;焦土&rdo;政策,他的秘書馬丁&iddot;鮑曼在3
月23 日也發布了道同樣野蠻的命令,斯佩爾後來敘述過說:&ldo;鮑曼的命令旨
在把德國東部和西部的人口,包括外國工人和戰俘在內,移至德國中部。數
以百萬計的人必須徒步旅行。對他們的生存,沒有準備任何條件,而且在當
時的情況下,也沒有辦法準備,這勢必造成不可想像的饑荒。&rdo;
斯佩爾為了阻止&rdo;焦土&rdo;計劃,他走了許多地方,親自同將軍、經理、
市長談話,總之是同一切能夠阻撓或制止執行&ldo;焦土&rdo;命令的人進行談話。
然而,3 月20 日,斯佩爾收到了一份電報,是對他3 月18 日備忘錄的
答覆。大意是:奪取斯佩爾大權,此權直接移交馬丁&iddot;鮑曼手下的各地地方
長官。希特勒現在又下了一道最野蠻的命令,即&ldo;破壞一切軍事、交通運輸、
通訊、工業和供應設施以及帝國境內的一切資源。
斯佩爾的活動被地方長官告發到希特勒那裡,斯佩爾以前所下的任何命
令都廢除了。例如,以前他曾下令只要使工業設施喪失生產能力,而不是摧
毀,魯爾礦區是歐洲最集中的工業區,也是世界上最集中的工業區,斯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