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帶路可恥但有用(第2/2 頁)
在維京戰士們之間來回飛舞著,血液在空氣中劃過一道又一道鮮紅的長線。br/ 不得不說,維京戰士們雖然原始,但士氣是真的高,非得這兩隊唐軍騎兵來回衝殺了好幾次,甚至出動了撒克遜人組成的投射輕步兵,才將其打潰。br/ 而馮森這邊的唐軍將士,居然少見的有三個騎兵折損,他們被維京戰士的飛斧劈中了腦袋,當場死亡。br/ 雖然心疼,但馮森知道這畢竟是兵家常事,沒有辦法。br/ 解決了列陣的維京戰士,基爾港便只剩下了普通的居民與婦孺老弱。br/ 鐵蹄踐踏下,無數的房屋被推倒,無數的大門被踹開,居民們或是發出慘嚎或是拼死決殺,但在這群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練武的職業武夫面前,他們的反抗簡直如同木柴上的最後一縷煙火,轉瞬即逝。br/ 丹人們四散奔逃著,只要他們不反抗或者沒穿什麼精緻的衣物,唐軍將士們便任由他們去了。br/ 騎著飛鬃,馮森來到了村莊前,冰冷的寒風給這剛剛凝結的血土敷上了一層淡紅的白霜,馬蹄鐵踩在這些血霜上發出咔吱咔吱的聲音。br/ 天空灰沉。br/ 屍體橫七豎八地躺了一片,一隊撒克遜輔兵們挖著坑,開始焚燒屍體,防止出現疫病。br/ 而其他的撒克遜步兵則去了城鎮中,配合著幾隊唐軍騎兵開始了劫掠,濃重的血腥氣與嗆鼻的煙味混合在一起,分外噁心。br/ 在另一邊,別爾夫什卡、阿爾沃和芬恩熟練地編排著丹人奴隸,甚至親自上陣幫他們療傷,這群丹麥奴隸在未來將會成為馮森的丹麥重步兵營。br/ 不要以為丹麥人不會給別人效忠,只要手段得當,給殺父仇人效忠都是常事,這個時代,連民族的概念都還沒出現,人們在如何認知敵我上,基本就是,同信即同族,異教則異族。br/ 偌大的定居點中,追殺和撕扯屢見不鮮,不過唐軍雖然要劫掠,可非必要不會虐殺,需要殺的則乾淨了斷地一刀幹掉。br/ 馮森可不能讓他們養成濫殺虐殺的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任何人在他們眼裡都與牲畜無疑了。br/ 一支人如牲畜的部隊是什麼樣子的呢?看看秦宗權的食人軍和血肉磨盤就知道了,這種軍隊看似嗜血,實際上戰鬥力爛的掉渣,馮森可不能讓自己的軍隊也染上這個毛病。br/ 由於定居點不小,這次的掃蕩持續了整整半個下午,就在馮森睡完午覺起床的時候,一名輕騎帶來了一個讓他精神一振的訊息——二十里外的一處森林中,他們發現了丹人聯軍的痕跡。br/ “大概有多少人?”br/ “一組斥候說總共有將近一千人,七成的人都騎馬。一組斥候說有一千二百人,八成的人騎馬。”張世成坐在軍帳中的桌子前,向馮森報告道。br/ 而馮森也將這個資訊轉成了撒克遜語,告知了別爾夫什卡等人。br/ “伯爵閣下,我個人猜測,其實不管是有多少人騎馬,丹人的騎兵部隊都不會超過五分之一。”別爾夫什卡謹慎地斟酌著言辭,“丹人的部隊並非沒有騎兵,但他們大多是不善騎戰,這些騎兵往往只是騎馬步兵,為了快速機動才騎的馬。br/ 丹人的軍隊在出擊時,同樣會派出真正的輕騎兵來偵查,但也只是起到偵查的作用。如果不是那群撒克遜騎兵,我甚至可以認為丹人聯軍中,全是騎馬步兵。br/ 丹人的騎兵唯有在對方沒有騎兵時才會出擊,換句話說,在打擊無馬部隊時,丹人才會騎馬作戰。在面對有馬部隊時,丹人的騎兵往往只有保護兩翼的作用。”br/ 聽著別爾夫什卡的解釋,丹人的部隊的大致情況便已經一目瞭然了,馮森忍不住有些感慨,帶路可恥但有用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