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家庭往事(第2/3 頁)
粥的,菜都是每天自己種的,週末挑了賣了才有生活費的。趙奶小時候不僅有飯吃,每個禮拜還有一頓面或者湯圓或者糰子。老趙家一個禮拜絕對不會超過兩頓飯,其他黃花菜煮粥,蒸番薯煮南瓜,吃不完餵豬。回憶這麼多,得感謝組織,感謝袁隆平,讓我們這代人從小吃得飽,沒捱過餓。
趙奶生活好是好,一開始全國沒有這麼多工作崗位的時候那時候家裡就出錢跟師傅學了裁縫,然後小時候碗碗房間還兼職裁縫鋪。後來勞動密集型紡織業全國興起,手藝人趙奶也就漸漸被紡織廠淘汰了,只能改行去廠裡上班。但是趙奶隨碗碗外公,脾氣暴,動不動就炒老闆魷魚,一輩子換了將近20份工作。
碗碗小時候日子比大多數人好太多太多了。村上其他小孩自制的啪啪管,自制的鋼絲皮筋火柴槍,自制滾鐵圈,自制皮筋彈弓。那時候皮筋和鐵絲是孩子之間的硬通貨。來看看碗碗的小時候,打的出塑膠子彈的塑膠槍,七巧板積木N套,帶卡槽的樂高積木——能拼成變形金剛、飛機、太空堡壘的那種,電動遙控小汽車……最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就是黑白屏只能玩俄羅斯方塊的掌機。簡直壕到全村上下年齡正負5歲都是朋友。當然伴隨著朋友越多,玩具也是今天少一個,明天少一節電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總之交友廣闊的碗碗,從不缺玩具和朋友。一直到上了初中,不玩玩具,開始玩電視機上的小霸王紅白機時候朋友才變少的。因為碗碗初中的時候,年齡大上四五歲的小夥伴已經中專畢業找到工作自力更生擁有了自己的小霸王,剩下的年齡比碗碗小的4,5歲的小蘿蔔頭一群看著碗碗玩遊戲機,也沒啥成就感。所以每次碗碗鎖上門自己玩自己的遊戲機,找自己的快樂了。
碗碗的童年就此結束了,進入了青蔥歲月。一直到唸了”熱血“二本——這話留著以後交代。大學畢業後到相親找到妻子之後。總之各種電視遊戲,電腦遊戲,手機遊戲都伴隨著碗碗成長。
妻子李梅家就是各種田野裡撒歡的農家樂了,就算是碗碗這個自封“孩子王”稱號的男子,也被李梅夏天夜晚抓手裡綠油油的知了猴製得服服帖帖的——碗碗怕蟲。相親那夥兒,妻子述說發大水網兜兜魚,釣黃鱔,抓螃蟹,抓泥鰍,釣田雞(青蛙),釣龍蝦,逮麻雀(原先還不是二級保護動物),每一樣都把碗碗羨慕的得欲仙欲死的。而李梅也最喜歡聽碗碗各種吹他“孩子王”的心路歷程。互相願意傾訴和傾聽自然就到了一起。
老丈人家也是普通農村人,雞鴨鵝魚各種養殖,廠裡上班。妻子李梅是碗碗這代人裡少數能夠田裡活計都不差,餵雞鴨鵝魚豬羊都行。只是現在都住小區住宅,也就沒有了發揮的餘地。只是夏天的公園減肥散步,左近沒人,還要表演一波胖猴上樹逮知了。你還別說,160斤依然能夠閃展騰挪。逮到蟲子就是日常嚇唬碗碗這長在鄉下的城裡娃。
走到相親這一步本身已經準備結婚了,大家都28的人,身邊的氛圍也都變得急躁起來。兜兜轉轉都相親了幾十次終於找到談得來能湊活的也就最終走到了一起。問題是,貪玩的兩人還是每天下班後雙排玩遊戲天天玩到很晚,再加上不節制的小零食。結婚一年就每人發出來50斤,跟打了激素似的。用丈母孃的話說,用長肉的勁兒花點心思在生娃這上面早就抱外孫了。
趙奶和丈母孃都是各個廟宇神佛那求佛許願,也不見個動靜。小夫妻兩也被各種煩的腦門嗡嗡嗡的,終於下決心戒熬夜,戒飯後小零食,辦健身卡,減肥,吃中藥,打催卵針,一通折騰三四年,終於迎來了兩家人的期待——小餃子。
說到小餃子戶口簿正名,老趙還和碗碗爭了半個月。李梅不想討論,大肚子的時候就起了幾個詩情畫意的名字,碗碗卻說還是自己這種穩重,自帶吃飽飯功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