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星漢詩詞選西安 > 第二百一十二章 明若觀火

第二百一十二章 明若觀火(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想離婚分江山?我過繼朱棣給朱標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漢末新傳:國賊呂奉先十三皇子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小馬:編寫之眷龍珠之賽亞人貝吉塔人在奧特,開局獲得地球意志饋贈四合院:胎穿成一大爺的女兒後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爺的了?斬神:諸神代理人,開局定海神針三國大軍溼家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鬨堂大孝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弒兄殺父,我登上大位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論語·泰伯】

長安,宣平裡。

春日的午後,陽光也帶著些許慵懶的灑在街頭巷尾,涼風吹來一陣寒意,道旁的柳樹生出嫩黃的新芽,柳枝在微風裡一動一動的閃耀著,匆匆經過的車馬扈從也似乎變的輕快了。<ydw.

精銳的甲騎,華貴的馬車,行人紛紛側目,在車尾懸掛的旗幟中,眾人知道,這正是衛將軍、平陽侯徐晃的出行隊伍。

車馬很快來到宣平裡的一處宅邸前,這座宅邸的主人,卻是病居在家的前執金吾、解侯徐榮。

這次徐晃建功回朝升任衛將軍,其實是頂了伏完的位置,而伏完則是改任執金吾。雖然執金吾秩為中二千石,輿服導從,位置顯耀,但到底不如掌握禁兵的衛將軍重要。於是朝野有許多議論,尤其是皇帝命徐晃之子改侍三皇子的詔書一出,更多人察覺出不對來,這看似是太子與三皇子之間的矛盾,實則是皇帝對太子一系展開的手段。

無論是什麼情況,徐晃都不想牽涉其中,但在想辦法回絕詔命之前,他得先深入瞭解朝局,知己知彼既是用兵之道,也是立身之法。所以這次借探望之名,來向他昔日的恩人請教。

“我想你應該會來見我一面。”徐榮已是白髮蒼蒼,在家人的幫助下他靠在枕榻上,看著徐晃的目光透著疲倦與欣慰:“再晚來幾日,我或許就要魂歸故土了。”

“明公何必如此?我看明公戎馬一生,身體還好得很。”徐晃坐在下首,以一個後輩的姿態說道:“太醫院有良醫華公、張公,定能保明公無虞。”

“太醫能治的只是病,可死不是病,是命。”一把年紀的徐榮倒是看得很開,他從孝桓皇帝時便歷經風雨,見證天下紛亂,從故鄉玄菟,一直到中原腹地,戰火從未停歇。本以為蒼天改換,誰知最後漢祚未絕,自己更是洗脫了附董的罪過、乘著中興的東風一直走上執金吾的位置,他已經死而無憾了,何況還有眼前這樣一個後輩深受聖卷,能廕庇他的子孫:“人難以活過百年,年過七十都算古稀,我這個年紀,也該死了。只是在死之前,我定要見你一面,我知道你有話要問我,也想幫你這最後一次。”

徐晃在戰場上指揮征伐,殺敵無數,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很少為某事動容過,此時聽了徐榮這番話,又想起當初自己遭遇打壓、險些埋沒,是徐榮一把將他的名字提及皇帝面前,他這才得到皇帝賞識,於是一路青雲。雖然他立身謹慎,在朝中從未對徐榮表示過度的親熱,但他心裡知道,沒有徐榮,就沒有他徐晃的今天:“明公……我今日的確是來請你賜教的。”

他看到徐榮只撐著一口氣,不忍多言,便徑直問出了自己心裡的疑惑。

“你今時今日的地位,除了張文遠,諸將無人能出其右,討平鮮卑,凱旋班師,又掌握禁軍,即便是陛下也得防著你。”徐榮輕咳一聲,勉強說道:“陛下英睿聰明,正當年輕,有容人之量,你是陛下一手拔擢,絕不會兔死狗烹。只是陛下要防的,是你與別人走得太近……太子雖幼,但外戚之勢不弱,自高皇帝以來,外戚凌朝,亂國者還少麼?”

“陛下現在就在籌謀這個?”徐晃嗅到一絲危險的訊號:“以後難道還要剪除外戚?”

徐榮輕聲說道:“我不知道陛下的深意,只是要防著你與太子身邊的人走得太近倒是真的,在你回來之前,周公瑾一回長安,伏完便欲與之結親。長公主聽聞,想更進一步,效彷館陶公主故事,看上了皇后所出的獲嘉公主,最後陛下不準,事情這才作罷。此事之後,陛下或許就有所警示,趁著你立下大功,將伏完的衛將軍讓予你,將我的執金吾之位換給他,撥弄你們二人關係的心意已經很明確了。”

加上徐蓋即將侍奉三皇子的

目錄
死而復生做島主食戟:這個世界有些怪抗戰:擁兵百萬,你叫我師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