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我劉辯三興漢室 > 第二十九章 丨三河五校

第二十九章 丨三河五校(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想離婚分江山?我過繼朱棣給朱標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漢末新傳:國賊呂奉先十三皇子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小馬:編寫之眷龍珠之賽亞人貝吉塔人在奧特,開局獲得地球意志饋贈四合院:胎穿成一大爺的女兒後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爺的了?斬神:諸神代理人,開局定海神針三國大軍溼家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鬨堂大孝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弒兄殺父,我登上大位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夫主將之法,務攬英雄之心,賞祿有功,通志於眾。”————————

這年輕校尉名喚沮雋,冀州廣平人,今年才二十二歲,以高超的『射』術被選拔進入西園八營之中,後來西園軍制被廢除,他又轉入北軍『射』聲營,成為待詔『射』聲士,據說他能在黑夜閉目,尋聲『射』箭,每發必中。

當日王斌在檢閱北軍,裁汰各營時發覺除了步兵營勉強得力以外其餘兵馬都該清退。訊息傳到『射』聲營,沮雋當時就不服軍令,帶著一干『射』聲士面見王斌,聲辯稱『射』聲營之所以積弱是因為沒有調配足夠的弓弩,如果能發給良弓勁弩,則猶未可知。

王斌當時對這個年輕人大為驚奇,在徐榮的建議下,王斌讓沮雋帶人挑選好的弓弩輪番『射』擊,果然在準備清退的人中又重新挑選了數十個雖然手疏但技藝仍在的『射』聲士。

沮雋因此在北軍聲望大漲,皇帝也特別欣賞這個年輕人,直接讓他做了『射』聲校尉。看到沮雋老調重彈,又說起他心心念唸的弓弩,皇帝不以為忤,笑道:“你急什麼!我前日早就下詔給考工令,命他募集工匠,多鑄鎧甲刀弩,等鑄好了就立即送來。步兵營缺少刀劍,一時可以拿木棒代以訓練,你們『射』聲營可以先從扎馬步、練目力做起。”

“唯!陛下前日口授練兵之法,臣日夜研習,已有所得,誓要練出一支強軍精兵,為朝廷效命,以不負國家厚愛!”沮雋中氣十足的答諾一聲,便不再多話。但他『性』情豪爽耿直,渾然不覺自己剛才的話已得罪了魏桀。魏桀對沮雋頗有微詞,但顧忌著沮雋此時深受皇帝恩寵,不便發作,只得按捺住心頭火氣。

所謂的練兵之法無非就是皇帝在前世見識過的軍訓『操』練流程,諸如正步、軍姿等基礎動作,在冷兵器時代這些動作對於上陣殺敵或許沒有什麼用處,但對於初次成軍的部隊來說,卻是一個短時間內提高凝聚力和執行力的方法。

魏桀等人怎麼也是知兵之人,很快琢磨出了優缺點,改進之後便施加到新招募的北軍士兵身上,效果卓著。

說完了步軍,皇帝又提起騎兵;“屯騎、越騎、長水三營騎士如何了?”

長水校尉張猛不在,這問的顯然是屯騎、越騎兩個校尉,只見屯騎校尉姜宣與越騎校尉王頎互看一眼,其中較為老成的姜宣出身說道:“陛下,六郡良家子這幾日陸續應詔入京,臣也私下遣派家僕攜書信前往冀縣,說服親族,只是涼州久經戰『亂』,青壯甚少,所以應募者多為三輔健兒以及親善朝廷的羌胡騎兵。”

王頎也隨聲補充道:“剛才徐中郎將已帶著我等三營騎兵於上林苑馳馬『操』練,聲勢較之以往大有改觀。”

姜宣出身涼州本地大族,他能進入北軍擔任要職,是董卓專權以來,著意拉攏涼州系的結果。自董卓伏誅,王允等幷州人咄咄『逼』人,涼州人在朝中的生存環境十分惡劣。

他只不過是涼州人,並不是董卓的親信,在朝中逐漸傳出對涼州人不利的風聲的情況下,皇帝無疑是姜宣要緊緊抱住的救命稻草。

而王頎則不同,他是幷州太原人,是王允的親黨,在王允的運作下得以成為越騎校尉,是王允用來制約王斌的重要棋子。

但迫於北軍五校有四個都歸順皇帝的不利形勢下,王頎不敢有任何過度的舉動,饒是如此,他也是被刻意針對,手下越騎營兵馬是裁撤打散的最多、最徹底的一支。

對皇帝來說,王頎在整改之後的北軍中,影響力實在是微乎其微,不足為慮,只要他不搞小動作,聽奉詔書,皇帝也不會急著在王允失勢前將他罷黜;“記得董卓在時,西涼韓遂、馬騰就敬獻過降表,想必不日就要到長安覲見。涼州平定指日可待,屆時大可安定民生,招募三河精騎,重整漢軍威武。”

目錄
死而復生做島主食戟:這個世界有些怪抗戰:擁兵百萬,你叫我師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