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第2/3 頁)
ldo;我說你一句,你要回我兩句呢,精怪丫頭。&rdo;老夫人呵呵的笑著。
說話間已經將巧蘭和李素媛讓進了堂屋裡。
堂屋裡擺設清雅大方,一水的紅木傢俱,顯得很是古樸厚重質感,巧蘭進屋就瞧見了,主位貴妃雕花軟塌上坐著一位年邁的老夫人,慈眉善目的樣子,氣度端莊雍容。
旁邊左手位置第一位坐了一位美貌的夫人,和李素媛有幾分相似,只是氣度更勝女兒。
&ldo;民女李巧蘭給老太君請安,給夫人問好。&rdo;李巧蘭一一行禮問好,禮儀周到標準優雅。
&ldo;嗯,真不錯,不錯!你就是給我家繡圖的那個姑娘麼?&rdo;老夫人抬眼觀察了巧蘭,見她禮行的這樣好,對一個村姑來說真是不錯了,這印象就好了幾分,態度也越發和藹了。
&ldo;回老夫人的話,正是民女,讓您見笑了。&rdo;巧蘭不好意思的低頭笑了笑。
&ldo;好孩子,快坐,咱們坐下說話,碧桃,去泡茶,用那今年新上的茶。&rdo;老夫人喜歡巧蘭大方溫婉的氣質,很有好感,連連招呼她坐下。
&ldo;謝老夫人賜座,謝夫人。&rdo;巧蘭這才坐下,只坐了椅子邊,併攏雙腿很是規矩,李夫人觀察了一下和老夫人對視一眼,眼裡都有了一絲讚賞的味道。
第123章 問詢
&ldo;老太太,還真是個好孩子呢,瞧瞧多文秀的姑娘啊。&rdo;李夫人含笑誇讚,也有幾分客氣話的意思。
&ldo;不敢當,小女只是一個普通的村姑,靠手藝賺錢貼補家用,說來是我該上門跟相爺大人和老夫人夫人們道謝的,相爺用了我的圖,我才有了銀子緩解家裡的艱難,後來相爺大人又幫我哥哥介紹給仁和堂的機會,我們一直也沒來得及上門道謝,正好借著今日的機會,繡女巧蘭給老夫人磕頭道謝。&rdo;巧蘭說著就從座位上起身,認真的跪下磕頭道謝,以表誠心。
&ldo;哎呦!好孩子,快起來不用行如此大禮,這孩子也太實誠了。&rdo;老夫人更加滿意了,不忘恩又實誠的孩子誰不喜歡呢。
&ldo;快坐下說話,咱們娘們嘮嘮嗑。&rdo;
巧蘭從袖兜裡拿出一卷錦布,今兒要來相爺家特意穿的是大袖的褙子,古人的大袖裡面是個反向的小兜,自古有句話,&l;兩袖清風&r;不光是說這個官清廉,這其中一個意思也是表示說兜裡沒東西,古人的兜多在袖子裡,兜口反向朝袖口,可以裝點小東西。
&ldo;我聽人說老夫人是信佛的,這是我繡的一卷佛經,是我一點心意,我祖母也是信佛的,在佛前供奉過,還請老夫人別嫌棄。&rdo;巧蘭雙手捧著錦布舉過頭,身子微微低垂,態度恭敬而謙卑。
她不想因為一點錯誤得罪了這樣的權貴,表現謙卑一點才能讓人家覺得理所當然,一個村姑那麼傲氣鼻孔朝天,不是等著別人摁死你麼。
&ldo;好孩子,快拿來我瞧瞧,原來你祖母也是信佛的啊,讓你受累了。&rdo;老夫人一聽眼裡劃過驚喜之色,因為她聞到了若有若無的檀香味。
丫鬟將東西呈上去,老夫人開啟一看頓時滿意地笑了,錦布上的字挺大是繡上去的,字型端正平和,帶著少有的個人特色的風骨,平和溫婉中又透著錚錚的傲骨和堅毅之意,這樣的字一定是經過了多年的苦練打磨出來的,並非一日之功。
老夫人出自清流世家,對這些東西最是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了門道。
&ldo;好字,好字啊!是你寫的麼?&rdo;老夫人抬起頭望著巧蘭,順手將錦布交給了兒媳李夫人看。
</br>
<style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