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震憾(第5/6 頁)
凌姍脫口而出,"吳雨春是為助人為樂才沒得第一名的,那就按登山第一名的標準怎麼樣?”
"好…"又是一陣掌聲。
頓時,有人拿來了一個雙肩的書包遞到吳春雨的手上。
“我不要,我不要。”吳春雨不好意思地推託著。
“拿著吧。幫助別人是最值得獎勵的。生活在大家庭中的每個人,都應該去助人為樂。這樣人人助人人,形成一種全社會的風氣,那我們就沒有困難不可以戰勝的了。”凌姍因勢利導地說。
“可是,我……”吳春雨還想說什麼,但只說了半截。
凌姍笑著接上話說:“如果沒猜錯,你一定是想說:你開始還是不大情願的,是吧?因為前面有觸手可得的榮譽呀。"
“在榮譽和助人的問題上,你有過思想鬥爭。假如說,我不是老師,你也許不會選擇後者是嗎?”
吳春雨點點頭,誠實地承認:
“嗯吶!”
凌姍又說:“可你畢竟戰勝自己了呀。相信如再有一次機會,哪怕是如果是個陌生人,你也能幫忙的,是吧?”
吳春雨又點點頭。
畢高樂舉著小d5攝像機在不停地拍著。末了,他停住手,又從隨身包裡取出照相機,對著凌姍和吳春雨說:
“凌姍老師,我來給你倆拍一張合影作個紀念好嗎?”
“ok!”吳春雨幾乎沒照過像,他還一直覺得照相機這玩意既神奇又好玩,所以當畢高樂提出給他們拍照時,他特別高興,首先表示同意,還說:“那,那你可得給照片呀!"。
當太陽快要下山的時候,同學們開始下山,集合清點人數後回校。
坐在返程的大客車裡,大家卻都沉默下來了,也不見了早上的喧囂。
同學們仍都沉浸在凌姍在山頂紀念碑前講的那個感人的故事之中不能自拔。
那故事就發生在這座山上,這山腰的那個戰壕裡:
“九.一八”以後,我東北淪陷,日寇的鐵蹄踐踏著這片土地。
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我東北抗日聯軍的一個營的將士們旡奈退守鳳凰山,等待時機,準備裡應外合殲滅困山的日軍,與其它部隊匯合並轉戰長白。
時值冬季,正是大雪封山的季節。
缺衣少食的抗聯戰士們只能在山上以雪洞為營,一天天地煎熬著。
漸漸地,山上的糧食吃光了,山下日軍和偽軍裡三層外三層的封鎖,使部隊和地方的聯絡徹底中斷了。
日偽軍不敢進山。但他們知道,山上的糧食緊缺,所以他們採取封山的辦法和抗聯比耐力,試圖要凍死和餓死抗聯戰士。
零下三十幾度的嚴寒加上沒有糧食飽腹的飢餓在一天比一天更嚴重地威脅著戰士們。
這麼耗下去,那隻能是等死。
死神在步步逼近。可戰士們沒有被嚇倒,他們要憑著堅強的意志活下去,等待大部隊的到來。
於是戰士們開始扒樹皮充飢。
就這樣,一塊樹皮一捧白雪…他們在這山上熬了整整33個寒冷的白天和夜晚。
難以想象的33天啊!
嚴重的營養缺乏,戰士們一個個都瘦得皮包骨頭,走起路來都搖搖晃晃的。也有的因此倒下再沒有起來。
就是這樣的一支隊伍,硬是每天堅持訓練,堅持煅煉身體積蓄體力以備隨時和鬼子血戰。
雪洞被戰士們的體溫一點點地開始溶化,他們索性破開白雪重新打雪牆,還要沿著山腰破開雪窩一鎬一鎬地打石頭修工事,硬是圍著主峰修了3道環山的工事。
就憑著這些工事,他們竟然打退了敵人無數次的偷襲,使敵人丟下屍體狼狽而逃。
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