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第1/2 頁)
皇帝剛喝了第一杯茶,吳公公就進來稟報,說是梅姑娘帶來了。
梅幼清踏進正陽宮殿內,便瞧見榻上依舊坐著兩個人,只是這次並不是皇后娘娘和徐貴妃,而是皇后和一個十分威嚴的人在喝茶。
瞧他衣著和不怒自威的神態,梅幼清便知道這人就是當今的聖上。
她沒想到皇帝會出現在這裡,一時心中有些驚愕,迅速行了跪拜的大禮:「臣女見過陛下,見過皇后娘娘。」
「起來吧。」皇后笑盈盈道,「賜座。」
梅幼清便起身,坐在太監搬來的凳子上,略有緊張地微微低著頭,等待皇后娘娘問話。
卻不想對方並未立即開口,倒是感覺有兩雙目光一直在打量自己。
等到梅幼清把自己放在裙上的十根手指頭來回數了三遍,才聽到皇后娘娘開口同她說話:「清兒,聽說你五歲就隨你母親入庵禮佛,在庵中待了十年,佛門清苦,這十年你是怎麼過來的?」
梅幼清認真回答道:「臣女在庵中住得很好,有佛祖護佑,母親愛護,師太慈祥,師姐照顧,臣女不覺得苦。」
「那你開蒙讀書都是誰教的?」
「庵中有一位師姐,曾是江南才女,精通書畫,臣女在庵中一直受她教導。」
「聽說你還會彈琴,也是她教的嗎?」
「彈琴是臣女自學的,算不得精通,只勉強能入母親的耳。」
「你母親曾也是名門出身,琴技書畫都有涉獵,你的琴聲能入她的耳,想來也是十分不錯的。」
「多謝皇后娘娘誇讚。」梅幼清心中有些奇怪,皇后娘娘這不像是問話,更像是聊家常。
可吳公公分明說皇后是有事情要問她,想來應該是還未問到。
皇后同她聊了這些後,便拾起茶杯喝起了茶潤潤口,還看了皇帝一眼。
皇帝方才一直在聽她們說,臉上的神情似是滿意的。他又說起樂書郡主的事情:「樂書對你做的那些事情,皇后都告訴朕了。朕讓樂書她們去將軍府給你賠禮道歉,並未給與她們別的處罰,終究是對你不公了些。你心中若有不情願,可以說出來,朕和皇后會再補償你一番的。」
他語氣和善,聽著確實是要再給梅幼清一些補償。
不過這件事情在梅幼清心裡已經完全過去,她並不需要什麼補償,若非是因為樂書郡主他們傷了她的家人,梅幼清並無心理會這件事。
「陛下隆恩,臣女心中並無不情願。」
皇帝卻以為她礙於身份地位不好意思說出來,便又問了她一遍:「你若擔心朕是在誆你,大可不必,君無戲言,你心中有怨,朕和皇后確有心想補償你。」
「陛下,皇后娘娘,臣女心中沒有怨氣。」梅幼清誠摯道,「世間萬物,以和為貴,人間因果,善字當先。臣女與樂書郡主的事情,雖不是善始,但已善終,與其埋怨計較,不如寬恕自省,如此才能有平常心態。」
一番話落,皇帝和皇后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些許震驚之色。
隨即便是相視一笑,互通了心意。
「與其埋怨計較,不如自省寬恕,」皇帝將這句話又唸了一遍,「你小小年紀,能有如此覺悟和胸懷,實在難得。」
梅幼清想:難得嗎?這些都是靜安師太常講的道理,庵中的人都知道。
皇帝高興地喝罷了茶,便要回御書房繼續處理公務了。
陛下走了,梅幼清以為自己也能離開了,卻不想皇后又留她聊了好一會兒,聊她的父親母親,聊薛姨娘,聊梅曉晨……
「對了,太子和你弟弟他們此時還未下課,你想不想去看看他們讀書的樣子?」皇后問她。
梅幼清不太想去:「太子殿下他們讀書是大事,臣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