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1/2 頁)
「陛下,臣那兒子平日裡與臣並不交心,並未聽他提起過此事,不若臣這就回家問問他去。」
可他若真的回去問,這一來一回的,大半天的功夫都搭進去了,皇帝自然不想等,於是擺擺手讓他作罷,此事改天再議。
不多時梅幼清也入了宮,只不過此事梅將軍並不知道。
梅幼清被人領著直接去了皇后的正陽宮。
這是她第二次進正陽宮。
第一次是她十歲那年,頂著「元柒」的名字入宮,為太后祈福。
梅幼清望了一眼東側的暖閣,想起了那位難以入眠的小殿下。
不知道那位小殿下現在在哪裡?變成了什麼樣子的人?
然而她也只想到了這些,便沒有再深想下去,畢竟她連對方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
入了正陽宮的大殿之後,卻見這大殿之中並非坐著一個人,而是坐了兩位娘娘,正在擺弄花卉,準備插花。
兩位娘娘對立而坐,皆雍容爾雅,莊重大方,且穿著同色的衣服,連發間的首飾也不分伯仲,一時辨不出誰的位份更高一些。
「皇后娘娘,貴妃娘娘,梅姑娘帶來了。」那公公恭敬道。
兩位娘娘都轉過臉來瞧她,眸中帶笑,卻並未言語。
梅幼清看過兩位娘娘的面容,思忖片刻,便先向左邊那位娘娘行禮:「臣女拜見皇后娘娘,」而後又向右邊那位娘娘行禮,「拜見貴妃娘娘。」
話音剛落,兩位娘娘便笑了起來。
左邊那位娘娘先道:「本宮方才和貴妃打賭,賭你這孩子第一次進宮,能不能分辨出我們二人來,沒想到你竟猜對了。」皇后說著,抬手叫宮女過去,將一支鳳簪簪在發上,想來是方才為了打賭故意摘下來的。皇后扶了扶鳳簪,繼續問梅幼清,「你同本宮說說,你是怎麼猜出來的?」
右邊那位貴妃娘娘也同樣好奇地看著梅幼清。
梅幼清自然不能說她曾在五年前進宮祈福,有幸見過皇后娘娘一次,今日能猜對也全然是憑腦海中那段模糊的記憶。
可她又不會說謊,因為她從小到大都沒有說過謊。
如今既不能說實話,又不能說謊話,梅幼清想了想,只好回道:「臣女腦海中的皇后娘娘就如同您一般,而另一位娘娘自然就是貴妃娘娘了。」
這話說完,皇后和貴妃彼此看了一眼,眸中都有些意外的樣子。
她們還以為這孩子會趁機說一番恭維的話,討好她們,沒想到她居然是憑直覺辨認出來的?
這般實誠的模樣,倒比那些只會奉承的人看著舒服多了。
不過打賭之事不過是一時興起,皇后自然沒忘了將梅幼清叫過來的真正目的,是要審問她是否汙衊詆毀樂書郡主的事情。
今日皇后還特意將徐貴妃邀請過來,同她一起好好問一問這個姑娘,一來為了讓徐貴妃做個公正,二來也是多個幫手。
「前兩日常寧長公主來過宮裡,說是京城中多了許多惡意中傷她的女兒樂書郡主的流言蜚語,並查出此事因你而起,故而本宮特意召你進宮詢問,你且說說,是否卻有此事?」
「回皇后娘娘,此事並非因為臣女而起,在樂書郡主飽嘗非議之前,臣女也受過一場流言蜚語的侵擾。」梅幼清聲音柔和卻也沒有故意可憐模樣,而是不卑不亢、不疾不徐,細細同皇后和貴妃講起事情的由來。
「臣女隨母親在庵中禮佛十年,前些日子及笄,有人上門說親。臣女和父母商量之後,決定見一見方太傅之子方允諾公子……」
她講罷方家來府中做客之後,方允諾又同她弟弟一起去庵中送青菜,而後三人去湖邊遊玩釣魚,樂書郡主忽然出現,執意要方公子陪她作畫,她和弟弟只能去客棧買些吃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