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 笨重的粒子團(第1/2 頁)
這就是黑曜所認知的世界。
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他所能夠描述的世界。
只見黑曜突然從現在所處的位置消失了,與此同時他的身影出現在了這黑暗平面之上的另一個位置。
沒錯,他並沒有移動到這個位置,他只是出現在了這個位置。
而“移動”與“出現”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如果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那麼必然會存在一個從這裡到那裡的過程。
然而“出現”則是另外一回事,“出現”的意思是說,你從一個位置消失,與此同時你就已經到達了另一個位置,並不存在從這裡到那裡的過程。
對於有些生命而言,這大概是一種十分神奇的難以理解的行動方式。
然而仔細想想,這真的很難理解麼?其實不然。
畢竟,量子就是這麼運動的。
當量子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的時候,它並不會按照某種軌跡從這個位置跑到那個位置。
它只會從這個位置消失,與此同時直接出現在另一個位置。
並不是說它跑得非常非常快,快得根本感覺不出來。
不,這是本質上的不同。
不是跑的過程快或慢的問題,而是跑的過程根本就不存在。
有些時候這種運動方式會被形容為“跳躍”,但這顯然不太合適,不如說是“閃現”。
量子的運動就是一種“閃現”,這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根本沒有必要感到奇怪。
不如說奇怪的地方反倒在於,為什麼一些由量子構成的宏觀事物,卻不能如同量子一般透過“閃現”來移動?
這點才比較奇怪。
不過,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出乎意料地簡單。
那就是,那些自認為自己和周圍的一些事物都是在“移動”的存在,實際上也是在“閃現”,只不過這些存在能夠閃現的距離實在是太過微小,以至於哪怕只是要運動一點點距離,也需要億萬萬個量子一起笨重地閃現億萬萬次。
就好像把許多隻有細微差距的連環畫快速翻動起來,當翻動的間隔小到無法察覺時,就會產生一種連環畫上的圖案在連續運動的錯覺。
同樣,當量子一次能夠“閃現”的距離過於微小,以至於移動一小步的距離,也需要億萬萬個量子“閃現”億萬萬次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連續運動的錯覺。
至少在當事者看來,往往會誤以為事物的確是在進行連續的執行。
不過在其他的觀察者眼中,這或許會是一種笨重得難以想象的行動方式吧。
在黑曜的印象中,他也曾經見過這樣的生物。
它們沉重得令人難以置信,包括它們周圍的幾乎一切事物,都呈現出一種無比沉重遲緩的狀態。
那是黑曜第一次見到被束縛得如此徹底的存在。
組成它們的物質之間,在每一個粒子與粒子之間,強大的束縛無處不在,把這些粒子牢牢地結合在一起。以至於要想把兩個微不足道的粒子拆開,需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巨大力量,才能將連線它們之間的那種無形的束縛斬斷。
束縛它們的那種力量在它們所處的世界裡無處不在,如同與天地同在,彷彿是宇宙本身。
這種強大的無所不在的力量不可能來自別處,它只可能來自宇宙本身,來自這個宇宙的主宰大寒天。
為什麼要束縛住這些生物呢?
黑曜有時候會這樣想。
那些生物在他的眼中並沒有固定的形狀,只是數不清的被牢牢束縛住無法自由移動的粒子。
這些粒子看似雜亂無序般匯聚在成一團,有的看起來緊密一些,有的看起來稀疏一些。不過不管是緊密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