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文獻的計量單位之二:米(第2/2 頁)
。
“將近一米高的文獻,我第一次聽說文獻還可以用米來作為計量單位,而且還可以用高度來測量。將近一萬頁的玩意……”
夏希羽擺擺手道:“沒那麼多。被我貼了書籤的論文正文大概是1000多頁,其他的都是論文的附表。剩下的看不看也不要緊。”
符雨霄看到最底部的一批文獻的紙張顏色有些奇怪:“等等,最底部三分之一的文獻……這個紙張顏色好像不太對勁。”
夏希羽點點頭,解釋起了這批文獻的來源:“米國大使館的渠道,走兩天前的航空郵件空運來的。估計他們在幫我運的時候,恐怕對我這個華夏人有巨大的怨言吧。但我也管不著,反正我按照國際郵件的標準付了運費和列印費的,雖然是華夏幣,但他們在華夏也需要一點點,而且要的人是我。你們覺得,以兩個國家的造紙水平的差異,他們怎麼可能和我們這裡用一模一樣的紙?”
然而,沒人對此感到意外。
“200餘篇近五十年內的文獻,足夠完成研究了。畢竟模糊數學這門學科形成以來,都沒有五十年的歷史。我先回房間了,等外面喊我吃飯的時候再叫我。”
夏希羽走後,汪星悅首先從被夏希羽抽出來的手稿堆中搶到了《黎明之劍》。
“還有將近一半沒寫?”
此時,童曉伊看向汪星悅手上的手稿,立刻問道:“汪老師,你在看什麼……這是小說?”
汪星悅給出了肯定答覆:“對的。確實是他的小說。他之前給我看過,我覺得寫得很不錯,因此鼓勵他在研究之餘繼續寫下去,沒想到他還寫了一篇短篇的,應該就是那二十幾頁的玩意兒了。”
隨後的時間裡,經過了四位少女對僅有12萬字上下的《黎明之劍》手稿(此時僅僅是大半本,大約是原文的100章左右)和《旅途無始終》全文的閱讀,她們的臉上只有一種表情——
夏希羽是藍星人類嗎.jpeg
劉曉涵幾乎是用盡全力感嘆道:“你們說他的腦子裡究竟有什麼東西?數學、小說、英語、法語……”
汪星悅看向有著暈暈乎乎的其餘三人,心中想著:“要是讓你們知道他寫了四首加在一起能賣出上萬元的歌那還了得?”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了喊她們吃飯的聲音:“幾位專家小同志,請趕緊過來吃飯。”
汪星悅主動喊了一聲“知道了”後,立刻對另外三女說道:“我去叫他,你們先去。”
……
經過午休之後,當天下午兩點半,夏希羽一行的考察正式開始。為他們講解情況的是華船重工的藍教授和鹿研究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