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聞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聞諸洛誦之孫(第3/3 頁)
林帆心中豁然開朗,他終於明白,道並非遙不可及的神秘之物,它就存在於世間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生命之中。只要用心去感受,去領悟,就能找到它的蹤跡。
林帆站起身來,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決定回到青巖派,將自己的感悟與同門師兄弟分享,一起踏上這道的追尋之路。在歸途中,他彷彿看到了未來的修行之路,雖然充滿了未知,但他心中卻充滿了信心與期待。因為他知道,自己已經找到了開啟道之門的鑰匙,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回到青巖派後,林帆將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詳細地講述給了同門師兄弟。大家圍坐在一起,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
“林帆,你說這道就在生活的點滴之中,可我們平日裡的修煉,又該如何與這道相結合呢?”一位師弟問道。
林帆思考片刻,說道:“我們平日裡修煉法術、劍術,不能只追求力量的強大,更要注重其中的‘道’。就像我們出劍,每一招每一式,都要順應自然,合乎情理,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和威力。”
另一位師妹也說道:“聽你這麼一說,我想起平日裡我在修煉靈力時,總是急於求成,卻忽略了靈力的執行規律。或許這就是我一直無法突破的原因。”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熱火朝天。林帆看著大家,心中充滿了欣慰。他知道,自己的經歷已經在大家心中種下了一顆道的種子,只要用心澆灌,這顆種子必將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從那以後,林帆和同門師兄弟在修煉之餘,更加註重對生活的觀察和感悟。他們一起在山間勞作,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一起救助山下的百姓,體會人間的冷暖;一起在月光下打坐冥想,領悟道的深邃。青巖派中,瀰漫著一股濃厚的求道氛圍,每一個弟子都在這條充滿挑戰與希望的道途上,不斷探索,不斷前行。而林帆,也因為這次奇妙的經歷,成為了青巖派中求道的引領者,他的故事,在門派中代代相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弟子去追尋那神秘而又永恆的道。
南伯子葵曰:“子獨惡乎聞之?”曰:“聞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聞諸洛誦之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瞻明聞之聶許,聶許聞之需役,需役聞之於謳,於謳聞之玄冥,玄冥聞之參寥,參寥聞之疑始。”
南伯子葵又問:“你偏偏是怎麼得‘道’的呢?”女偊又回答說:“我從副墨(文字)的兒子那裡聽到的,副墨的兒子從洛誦(背誦)的孫子那裡聽到的,洛誦的孫子從瞻明(目視明晰)那裡聽到的,瞻明從聶許(附耳私語)那裡聽到的,聶許從需役(勤行不怠)那裡聽到的,需役從於謳(吟詠領會)那裡聽到的,於謳從玄冥(深遠虛寂)那裡聽到的,玄冥從參寥(高曠寥遠)那裡聽到的,參寥從疑始(迷茫而無所本)那裡聽到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