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第1/2 頁)
聽著自己還未出閣前的閨名,劉氏鼻頭一酸,「那就好,那就好,大姐平日裡還需要多注意身子。」
姜雪卿沒上前去打擾她們兩姐妹說說悄悄話,不忘替她們掩好房門,把空間留給兩人。
「爹你怎麼站在屋簷下,對了小姨來了,正在孃的房裡兩姐妹嘮嗑呢,我還得去田地把花生給種上,小姨這邊就有勞爹您多招呼了。」
前日裡把田地的玉米都扒了,土壤也鬆了,難得今日沒進山,有時間去田裡,把花生給播種了。
「要不爹去把花生種上,你留下陪你小姨?」
幹農活多累啊,一來,姜父不想卿卿太過勞累,二來,他一個大老爺們,也沒什麼跟劉氏說的,楞坐在那喝茶也是尷尬,還不如去田地把活給幹了。
姜雪卿一聽,想起姜父種玉米種的那叫一個密密麻麻,她不禁扶額。
要是這批花生種子交到姜父手上,肯定會跟種玉米一個手法,那怎麼得了。
想想還是自己親自去播種,用靈泉加以灌溉,方為妥當,「爹,就這小小袋種子,我去就成了,再說了,您這個當師傅的還帶著兩徒弟呢,哪能走得開呀。」
姜父也覺得大女兒說的有道理,他點點頭,去庫房取來一頂他親自編織的草帽,「外邊日頭曬,你把草帽給帶上,別曬黑了。」
姜雪卿接過草帽,看了一眼編織手法,倏然腦海里閃過一個念頭,「爹,我記得你好像會雕刻?」
原身的記憶中,姜父手巧,會編織會雕刻小物件,小時候她的木頭玩具,都是姜父一手雕刻的。
「略懂一些,怎麼了?」姜父倒是謙虛起來了。
「爹您有試過在竹筒上雕刻字型或者是花紋嗎?」姜雪卿眼眸一亮,她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好的想法了。
「十幾年前,給你娘在竹筒上刻過一株花。」
當著大女兒的面,說起這樁事,姜父倒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髮。
當年為了捕獲芳心,知道秋梅跟在那人身邊忙前忙後,總是忘記喝水。
於是連夜用竹筒,為秋梅做了一個竹筒杯,外邊就是刻上了一株她最愛的寒梅,就因這事,他們的心是越走越近。
可惜了,當年逃難回來,顧不上那麼多,那竹筒杯也被留在那地方,聽說那裡被一把火燒了,連帶那人,屍骨無存。
「沒想到爹原來這麼浪漫。」
姜雪卿笑笑繼續道,「爹手藝活這麼好,也不能埋沒了,我打算做一批竹筒杯,在外面刻上印記。」
「你做這麼多,是有什麼用途嗎?」姜父問了一句。
「是這樣的爹,我不是盤下了四間店鋪嗎?一間用作賣零嘴的,也就是埋肉脯果乾等等之類的,一間用作甜品果汁小吃,這批竹筒杯,就是用來裝果汁的,方便一些客人打包回去。」
姜雪卿本想著做奶蓋茶的,但現在的條件實現不了吸管,她就放棄了把竹蓋鑽孔放入吸管的設計。
小吃就先賣炸醬麵,車仔面,豬雜,魚蛋串串,豬肉丸,蘿蔔,也就是現代所說的關東煮。
這些可是姜雪卿的拿手好活,末世前,為了吃到最正宗的關東煮,她可是拜師學過的,對此,姜雪卿非常有信心能做好。
「聽出來很不錯,我倒是頭一回發現還能用竹筒做生意,爹今日也算是長見識了,這事就交給爹了,說說你要在竹筒刻什麼?」
------------
第六十七章 一部分先富起來
姜雪卿沉思片刻,微微昂首,「小吃鋪子的名字,還沒想好起什麼名字,等店鋪裝修好我在把名字確認下來,竹筒的事,我是這麼打算的。」
上壩村地處偏僻,四周環山,上壩村的村民挨家挨戶都劃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