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2/5 頁)
科幻的藝術規律 第八章:傳統文學技巧的應用(3)
第三節:一般人物塑造
科學家形象和“非人角色”是科幻文學在人物方面的貢獻。除此之外,科幻文學還要塑造普通的人物形象。
在凡爾納和威爾斯兩大宗師筆下,不僅科學家塑造得好,普通人也很出色。比如,凡爾納塑造了好幾個忠僕的形象,成為小說特色。威爾斯筆下,無論《隱身人》中的農夫農婦,還是《彗星來臨》中的都市青年,都塑造得很成功。海因萊因是將普通人形象引入科幻的成功者。販夫走卒、三教九流均在他的小說中佔有重要位置。在《安魂曲》中,誓願在太空中結束生命的不是一個科學家,而是一個企業家。在《你們這些還魂屍》中,酒巴老闆、放蕩青年、無知少女等角色(實際上是一個人)在廖廖幾筆中就能呈現其鮮明個性。而在《傀儡主人》等長篇中,海因萊因更是體現了描寫眾多人物形象的能力。
田中芳樹在兩百萬字的《銀河英雄傳奇》裡,給大家留下了許多色彩鮮明的人物。最重要的一對對手:“智將”楊威利和“黃金獅子”萊因哈特都是“站得住”的人物。圍繞著他們還有忠於職守的比克古,冷俊的先寇布,自命風流的波布蘭,帝國方面令人厭惡但極為盡職的奧貝斯坦,勇猛精進的米達麥亞,野心勃勃的羅嚴塔爾,等等。這些人物提升了作品的美學價值。不過,《銀河英雄傳說》能夠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這樣的成績,和作者選擇了傳統的軍事政治題材和“太空劇”形式有很大關係。這些形象在歷史小說中也不乏其人。
在奧維爾的《一九八四》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幾個在極權政治下生活的典型人物:主人公溫斯頓,一個知識分子。雖然天天從事偽造歷史的活動,但仍然有幾分知識分子的良知,不停地追求世界的真實面貌,最終淪為思想犯。他的女友朱莉婭,一個在極權統治下富有生活技巧的“下半身”叛逆者。她應付殘酷生活的技巧遠遠勝於溫斯頓,但對溫斯頓所熱衷的真理、反抗完全不感興趣,挑戰黨的禁令僅僅是個性使然。奧布蘭,一個在極權政治下靠整人獲得地位的打手典型。在他身上,良知之所以泯滅,是因為他能夠真誠地接受謬論。還有誠慌誠恐但最終被孩子告發的帕森斯,愛說怪話但缺乏頭腦,最終“消失”掉的塞姆……可以說,經歷過極左時期的讀者都能夠從這部作品裡看到身邊人的影子。更令人感嘆的是,奧維爾本人卻並非生活在極權統治下的社會里。他塑造這些人物,完全是根據自己的觀察力和洞察力。
“衛斯理”大概是漢語科幻小說裡給讀者留下最深印象的人物了。當然這也有賴於衛斯理系列作品數量巨大,可以反覆地對一個角色進行塑造。用今天的社會風尚來衡量,衛斯理是個很老派的人物:總是一身正氣,在種種邪惡利誘面前,能“拒腐蝕永不沾”。他道德純正,極少灰色性格或自我懷疑之類的問題。他的缺點也是典型的年輕人的缺點:遇事不想後果,常把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麻煩中。但也正是因為這種性格弱點,使他反而比“老奸巨滑”的成年人形象更受年輕讀者喜愛。
另外,與武俠小說裡的人物不同,衛斯理絕對是個科學與民主的化身。科幻這種典型的現代文學樣式註定衛斯理必須講科學,並且必須具有法制意識。故事裡衛斯理始終要將能引起迷信想法的神秘事件給予科學解釋。大凡進行秘密行動之前,他也總要考慮是否亂法犯禁。另外,他也常常戲弄一些小國裡的獨裁者,或者與一些邪教徒、黑社會較量。這與作者生活在法治社會香港有極大關係。
但最最關鍵的是,衛斯理根本不是科學家,甚至是個外行。
王晉康對於普通人角色的塑造則體現了他在科幻創作上的探索。在他的早期作品裡,科學家幾乎是惟一的角色。而到了後來,在《死亡大獎》、《類人》、《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