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巴拉夫洞察機微(第2/2 頁)
...”
巴拉夫稍作沉思,回應:“線索微薄,重要的標誌並未顯眼。目前所知唯有——
此地的主人聲名昭彰。能在轉輪山脈構築萬年之久而不衰的結界,設立如此完備的庇護所,必然財力深厚。財富與名聲常常攜手並行;
另外,能設定之前的機關陷阱,他可能歸屬於正義勢力;當然,也不排除是一個魔族巨擘的臨終悔過,或者領悟了某種真理,但這機率微乎其微。”
吳洋咀嚼著這些資訊,繼續說道:“你說得對,我還想到了一點。一萬年前的大陸,還有奴隸制度,能提倡'眾生平等',此人可能是出自奴隸,至少長時間與奴隸為伴,對他人心存深深的憐憫。”
“嗯……這話確實值得斟酌。”
巴拉夫目露精光,似是有所啟發。
權謀明鬥,令人感慨萬分
當年的斯塔爾王國冒險者大陸,與現今開放自由的世界截然不同。談及人權,在那裡的斯塔爾甚至遜色於後來的阿諾比帝國。
當時的世襲貧富差距巨大,武學只在極少數人之中流傳,基因技術被權貴專享,底層民眾別無出人頭地的途徑。
簡單而言,富者子恆富,奴隸的子孫永世奴僕。
那是一個不合乎常理,無人權可言的悲慘世界。
事實上,人權的真正覺醒始於那場魔族侵襲的\"第一次浩劫\"。那次摧枯拉朽的浩劫毀滅了所有既有規則,人類不得不在廢墟之上重建家園。
為對抗強橫的魔族,大陸上興起了“全民皆修武,人人都可成為強者”的革新潮流。各類武術學校如同雨後春筍般湧現,奉行“所有人皆有戰鬥義務,共御魔族”。
習武者眾多,相應的晉升之路也漸漸清晰。人們開始顛覆舊有的偏見,探索“君王將相未必生來尊貴”的真理。
至今,冒險者大陸的人口買賣已成為過去,就連豪門之家的僕人也只是一個合法的職業。
然而在斯塔爾王國時期,這樣的事情根本不可想象。
巴拉夫細細回想——實際無須深思。
在那個時代,斯塔爾王國的知名高手中大多出身貴族,平民英傑偶爾崛起,但從奴隸階層走出的曠世英雄只有一個。
“獨目戰魂”艾比蓋爾,一個末世崛起的傳奇。他天賦驚人,體內蘊涵著多種奇異的基因,無論何種時刻、地型、環境,都能釋放令人寒慄的恐怖力量;
他也是一名法師,精通各系魔法,他的見解和實踐對魔法發展影響深遠,以一人之力推動魔法前行三百載;
同時他是傑出的鑄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