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帝后矛盾初現(第1/2 頁)
琅嬅正在和魏嬿婉說話,就看見永璉低氣壓的進來找她。看見魏嬿婉也在這裡永璉愣了一下,連忙給魏嬿婉請安。
“兒臣給令娘娘請安,不知令娘娘也在這,衝撞令娘娘了。”
“不打緊,端親王這是從哪裡來啊?”魏嬿婉笑著問道。
永璉臉上出現了一瞬間的遲疑,隨後才回答:“兒臣剛從皇阿瑪那邊過來,有些事情想和皇額娘商議。”
見永璉這樣必定是有話和琅嬅說,魏嬿婉便起身告辭了。
琅嬅見永璉連魏嬿婉都支開了連忙詢問:“永璉,你這是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
永璉低垂著腦袋坐在琅嬅下首,“皇額娘,有一事兒子不知該不該和皇阿瑪說。”
“什麼事?”琅嬅耐心等永璉開口。
永璉猶豫了半天才說:“皇額娘可知,皇阿瑪免了江南各地多年積欠的賦稅和錢糧。”
琅嬅有些不解:“本宮知道這事,這不是好事嗎?”
“並不是這樣的。”永璉有些激動直接反駁了琅嬅,然後又覺得不妥小聲解釋。
“皇額娘,皇阿瑪幾次南巡已經是勞民傷財,這次免稅也並沒有回饋到百姓身上。不知皇額娘有沒有注意到這一路上的行宮和路臺,這些都是地方官員自掏腰包用來接駕只為了討皇阿瑪開心的。”
琅嬅這才明白了永璉的顧慮,“修路搭臺哪是一點錢就夠的,這麼大的開支,最後還是要攤派在百姓身上。”
“正是如此,而且兒子瞭解到為了修路,還強行拆掉了許多民宅,包括一些世家墳墓都需要遷移。民間已有怨言,只是傳不到天子耳中。”永璉嘆了一口氣。
琅嬅看著自己已經做了阿瑪的兒子,輕輕詢問:“可是這是你皇阿瑪最自豪的事情,你害怕皇上不僅不聽,還會發怒是嗎?”
永璉點點頭,“於公兒子不願大清民困國貧消耗國力,於私兒子不想阿瑪留下罵名。兒子慚愧,皇額娘多年教誨可兒子在忠孝之間居然想到的是自保。”
琅嬅嘆了一口氣看著窗外,“兒啊,你已經27歲。天下豈有三十年太子,況且本朝不立太子。”
“那皇額娘是要兒子別管這件事嗎?”永璉的臉上都是不忍。
“我讓你不管,你就會不管嗎。”琅嬅笑了,“你不是那樣的人。你將收集到的事情遞上去,就說是問你皇阿瑪的意見吧。若他不同意,我們再商量。”
永璉點了點頭去做這件事了,他走後琅嬅好像耗盡了全身的力氣往後栽去。素練嚇了一跳,趕緊去扶。
“娘娘,你怎麼了娘娘!快傳太醫,快傳太醫!”素練連忙呼叫。
琅嬅拉住素練搖搖頭,“本宮沒事,只是有些累了。”
素練心疼地看著琅嬅:“娘娘您是知道的,皇上剛愎自用是不會同意的,保不齊還會遷怒二阿哥。”
“本宮當然知道,只是本宮看不清這朝局有些無力。本宮心裡甚至有著隱秘的害怕。”琅嬅的眼角已經長出了細密的魚尾紋,看上去有些疲憊。
素練勸道:“皇上25歲登基,如今二阿哥都27歲了。天子生性多疑,不知何時就會把目光移到年輕的兒子身上。娘娘,依奴婢說,還不如順著皇上。”
“大清朝需要的是能看清局勢帶著大清繁榮昌盛的繼承人,而不是審時度勢一味順從君父的兒子。”琅嬅坐直了身子,“本宮也知道順從皇上再不濟也能保住性命富貴,可本宮是大清的皇后,該為大清的百姓考慮。”
永璉的覲見並不順利,那封奏摺弘曆只看了一眼便收了起來。
“永璉,你何必把心思放在這些細枝末節上。做任何決定都是要有所犧牲的,什麼事都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大部分的百姓都是感恩的,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