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2/3 頁)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她萌發了擺脫紅塵、遁入空門的念頭。
王採玉在葛竹村陪著母親生活了一個時期。在此期間,她曾在鄉人的引薦下到奉化縣江口周村的一個富戶家當傭人,可見王家當時的家境已經沒落到了何種地步。
葛竹村附近有一所尼姑庵,名叫金竹庵。王採玉孀居孃家期間,金竹庵中管理香火的一位老尼去世了。王採玉的母親姚氏平時信佛,與這位老尼有過多年的交情。老尼仙去後,姚氏就叫女兒一同前往金竹庵幫助料理老尼的喪事。王採玉本來就有出家為尼的念頭,忽然遇到這樣一個機會,於是便向母親剖白了心志,表示決意人庵修行。姚氏本也是佛門信徒,當即表示支援女兒的決定。但又考慮到女兒畢竟還很年輕,因此不同意她落髮,只准她帶髮修行。從此,年輕的王採玉遁入空門,成了一名尼姑。
進庵以後,原就勤儉耐勞的王採玉更加勤謹,把金竹庵裡裡外外整理得潔淨有序泅產管理也很得法。金竹庵有一片竹林和菜地,王採玉自己掘筍養竹、種菜植瓜。勞作之餘,還時常可以回家去照顧母親,庵裡生產的竹筍菜蔬等物也可以分一些孝敬母親姚氏。王採玉的母親也時常來到庵中陪伴女兒,母女倆一同拜佛誦經,一同勞作,日子過得非常安穩,王採玉的心境也逐漸好了起來,覺得這種閒適安穩的生活非常適合於自己,由此產生了苦守庵中了此一生的念頭。
可惜,王採玉在金竹庵中平淡安閒的日子僅僅過了兩年。有一天,庵裡來了個相面先生,一見採玉,即說她有福相貴相,並且頗為神秘地對她說:你日後必出貴子,晚年將光耀無比、貴不可言。相面先生見王採玉凝神傾聽,遂又奉勸她&ldo;年紀輕輕,不應苦守空門,早些嫁人為宜。&rdo;相面先生說完這一番話,揚長而去。王採玉怔忡呆立,心緒久久不能平靜。這兩年來,她早已萬念俱寂,不作凡塵之想了,不料卻被這相面先生的話勾起了一段心事。原來,前不久,採玉的堂兄王賢東曾提到過想為採玉介紹一個夫家。王賢東也是葛竹村人,當時正在溪口蔣家的玉泰鹽鋪當帳房先生。這玉泰鹽鋪的東家即是蔣肇聰(肅庵)。蔣肇聰兩年之間連續喪妻,所造一對兒女年齡尚幼,家中內室虛乏無人照料,遂有意再娶。王賢東知道了東家的想法之後,立即想到了年輕居孀帶髮修行的堂妹王採玉。也是合該成就這一段姻緣,那相面先生的一番言語,已然使王採王久曠的凡心蕩起波瀾,而王採玉的母親姚氏當初之所以不讓女兒落髮出家,只准她帶髮修行,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要女兒還俗再嫁。於是經王賢東一番巧語說合,姚氏與王採玉便點頭應允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