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第1/3 頁)
胤禎如今雖不到十七歲,但正是大婚娶福晉的年紀了。
德妃對他身邊的事還是管得很嚴的,胤禎身邊並無鶯鶯燕燕,自十二歲搬到西五所住著,他身邊就是看媽保姆和小太監侍候,並無宮女伺候。
後來他漸漸大了,身邊的看媽和保姆都被他打發走了,如今身邊除了使喚的太監外,一應生活起居,都是魏初伺候他的。
他長了這麼大,還沒有讓女子近身過。
康熙的皇子中,有些是先有了側福晉再娶嫡福晉的,還有些是有了嫡福晉後再娶側福晉的。
這都沒有一定的規矩,端看當時情形如何,也端看康熙及皇子的額娘是如何想的。
胤禎長到如今這麼大,德妃早已穩坐妃位,又是協理六宮庶務的四妃之一,替康熙生養的阿哥里,成活了兩個阿哥,她自己本人又素來謹慎,在康熙心中,德妃的分量還是很重的。
因此,德妃想要胤禎娶了嫡福晉之後再有側福晉,康熙也就依了德妃,並未先給胤禎選側福晉。
這回選秀,康熙也是依著德妃,讓德妃在八旗世家待選的秀女中取中幾個好的,然後他再來下旨賜婚。
德妃也算是跟著康熙日久的嬪妃了,她十三歲入宮,十八歲生下皇四子胤禛,那時候,她還尚未有位分,因此這孩子也就抱給了當時的貴妃佟佳氏撫養。
德妃在宮中這些年,見的多了,也看的多了,自己經歷的也不少。
她便發現,十七歲以下的嬪妃,越是年輕的,生下來的孩子就越羸弱,夭折的機率很大,而身體健康年紀超過了十七歲的嬪妃生下來的孩子,就會健康很多,而且成活機率也很大。
要知道,康熙早年間生下來的孩子之所以夭折太多,其中就有父母年紀太小的緣故麼?
自個兒的身子都未長全,又怎麼指望能生出健康的孩子來呢?
至於說養到了十一二歲還夭折的,那便是孩子生病之故,這便是另一回事了。
因了這個緣故,德妃就不想讓胤禎那麼早接觸女子,她其實也很想要個孫子或者孫女,可就怕生下來的孩子太弱養不好,到時候夭折了反而讓人傷心。
再說過早讓胤禎沾了女子,也對他的身子不利,當初她的另一個兒子胤禛也是十五歲才大婚娶嫡福晉的,胤禎十六歲多大婚正合適。
且胤禎也沒有康熙當初那麼迫切的需要用大婚來加快親政的腳步,更無生育的壓力,是以,也不必太早大婚。
胤禎換了底褲,自己又默默坐了片刻,再度回味了一下與齊格的那個吻,便收斂了心思,起身讓魏初伺候他更衣。
他今日的課業也很繁重,而且據說下午弓箭騎射的時候,康熙還會來視察他們這些上書房的阿哥們,因此,他最好精神集中,不能有雜念。
想到這裡,胤禎的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反正如今他同齊格的事情已是板上釘釘的,成婚是遲早的事情,之前八阿哥還派人給他帶話了,說揆敘已經妥協了,只等宮裡的安排。
他再想見齊格,也得等這一段忙完後,出宮再見了。
到了午間,德妃這裡也曉得了胤禎早晨發生的事情了。
德妃還挺高興的,還同她跟前的嬤嬤笑道:&ldo;《孟子》裡有句話,叫做知好色而慕少艾,我瞧著,胤禎這回怕是開竅了!從前這事兒我總是管著他,不許人近他的身,也不許他胡來,如今眼瞧著他長大了,開竅了,又到了該大婚的年紀了,是時候給兩個人放在他身邊,讓他知知人事了!&rdo;
德妃跟前的嬤嬤笑道:&ldo;依照主子的吩咐,這兩個人奴才替主子看好了,都是咱們宮裡的,也是去年內務府小選才選上來的宮女。樣貌品性都還好,年紀也相當,正好今年也是十五歲了,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