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終破長安(三)(第2/2 頁)
“既然諸葛亮已無別的後手,那是時候讓第三隊上了。”夏侯儒道:“走伯濟,你我這就出城一舉破了關興的營寨。”
“願隨都督殺賊。”
叮囑顏斐守好城池、隨時接應,夏侯儒與郭淮率領三千步卒衝出城門,徑往漢軍南寨攻去。
魏軍又得支援,先前落下去的氣勢再一次升起,對漢軍發起一波又一波的猛攻,誓要踏破漢軍營寨,開啟南下策應曹真大軍的通道。
此時戰場被分成兩個部分,一部是魏軍主力進攻關興把守的營寨,一部是夏侯儒、郭淮率領的第三隊魏軍與劉敏部在側翼捉對廝殺。
兩軍刀來劍往、槍挑戟刺,打的是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不一會兒死屍倒下一地,一重疊著一重,彷彿人間煉獄。
關興身穿重愷,揮舞長刀,衝進敵群左劈右砍,數息之間便有十多個魏兵死於他的刀下。此刻湧進營寨的魏軍越來越多,他不得不親自上陣廝殺,鼓舞軍心。
“兄長,你怎麼還沒到?我這裡快撐不住了。”
眼見四周魏軍如潮水般湧來,殺得將士們連連後退,縱然關興曉得諸葛亮早有佈置,可援軍遲遲未來,此時他的心裡也不由自主地泛起了嘀咕。
十餘里外的曠野上,四千漢騎正在飛速狂奔,打頭之人正是關興唸叨許久的楊清。關興心裡焦急萬分,楊清卻是比他更急,不斷催促眾軍加速趕回長安。
之前諸葛亮率大軍離開長安時,便先一步派人給楊清送去了密信,命他率本部騎兵從東面兜一個圈子返回長安截擊出城襲營的魏軍。
原來諸葛亮並沒有像郭淮估計的那樣對長安暫時置之不理,他雖率漢軍主力南下與曹真決戰,但同時也利用這件事設下了一個引蛇出洞的計劃。
諸葛亮故意只留關興部監視長安,就是想以關興部為餌引誘夏侯儒等人出城偷襲,以便趁機將其全殲或者殲其一部,如此就可降低攻城的難度、減輕己方的傷亡。
為了把戲演得像模像樣,不僅他本人真的率三萬多漢軍大張旗鼓地離開長安,而且他還故意讓劉敏帶著三千兵馬藏匿在長安附近,裝成唯一的後手,以降低夏侯儒等人的戒心。
當然引蛇出洞只是第一步,大軍神不知鬼不覺地返回長安才是最後的關鍵。為了瞞過魏軍的斥候以及提高回援的迅速性、突然性,諸葛亮決定動用騎兵作為回師長安的主力,於是便把這個重任交給了楊清和趙雲。
楊清率領本部騎兵從東面迂迴,而趙雲則率五千散騎、武騎在途中脫離諸葛亮大隊從西面迂迴,兩支騎兵加起來幾有萬人,就算長安魏軍傾巢而出,也足以將其擊破。
楊清收到密信後便讓張嶷、俞射帶著步卒上前下寨,以擾亂正面對峙魏軍的視線,接著他又把自己的將旗和一千騎兵留在了前線,這一千騎兵在馮衝的帶領下廣佈旗幟、來回走動,扮成人數不少的樣子,更添幾分迷惑。
雖說最後還是被張合等人發現有部分騎兵脫離了戰場,但就算他們會派人去長安報信,楊清也料定他們終究是晚了一步,畢竟己方佈局周密、行動迅速,已然佔得先機。
果然直到楊清引軍抵近長安後魏軍的斥候方才把這個訊息報予夏侯儒知曉,可數里距離對於騎兵來說轉瞬即至,還未等到驚慌失措的夏侯儒下達撤回城中的命令,數千漢騎就已殺到了他的面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