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接著找校址(第1/2 頁)
“不會吧,我怎麼感覺這個應該是真的。”王石鼓這會兒是真的吃驚。
“哈哈,剛一聽說這個故事,大家都下意識的吃驚,緊接著,就會有種莫名的自豪感,讓自己受到的…教育瞬間遺忘。”
白滿川差點說錯,義務教育制度是86年4月透過,7月開始實施的;他們都沒資格被稱為‘九漏魚’。
他忙接著說:“道理很簡單,如果有彈性那麼好的鋼材,老祖先早該有彈簧鋼的車輛了。”
“……,我不知道你說的對不對,不過,我可以找西北大學的老師問問,我們院子裡,可是有那裡的老師。”
負隅頑抗的王石鼓,還在嘴硬。
“哎呀,你這一說,倒是提醒我了,
有機會問問,西北大學歷史考古系的教授,有沒有擅長文物鑑定的,看有沒有機會結識一下。”
白滿川突然被他提醒,既然來了,不做些囤古董、買宅子的事,是不是有些不合群啊。
呵呵,來都來了;‘這一瞬間,有千百個可能’,那就試試唄。
“那些我沒了解過,等有機會問問看吧,”
王石鼓應道。
“不過,你這麼說,我突然感覺,可能學車和學計算機的也不少;
學車還好辦,找企業借幾輛車就行,可是計算機是不是要提前定。”
“還有,你給我們學校的兩臺計算機,
我聽說每次打字,都需要軟盤,那玩意可容易壞,
是不是還要配套漢卡,你也要提前計劃。”
啊呀,怎麼把這事忘了。
也難怪,白滿川給東方報社的稿子,完全就是手寫的;
給講讀社的稿子,是他在港島期間,交給彼德,彼德分開讓幾家打字社打出來,分裝在幾張軟盤,再列印出來的;
他自己,根本沒有接觸錄入的過程,也就沒想起來;
從現在,到windows95釋出前,漢卡可是一個好熱鬧的生意。
回去要問問彼德,看他們,是怎麼解決漢字輸入的。
……
車子繞過還在施工的‘秦省廣播電視塔’,這裡是84年開工的,看樣子,明年應該就可以完工了。
前面不遠處,原來是長安縣下屬單位的舊廠房。
裡面有六排房屋,看著地方挺大,可如果作教室,利用率確實不高。
如果以後,能有機會買過來重建,這裡非常不錯,現在實在不合適。
從這裡到紅廟坡的場地,有十多公里,完全是從南郊到西北郊了;
今天在秦都,妥妥的畫了個大三角,估計行程超過30公里。
好在這時期路上車少,半小時就到了地方。
白滿川看看路對面的冷庫,對這裡的用途,也就猜出了一些。
這裡只有兩個留守人員,這個院子的原主,是甘省的一家貿易公司;
以前,主營牛羊肉畜牧產品,因此就在冷庫附近駐紮下來。
現在,也不知為何,這裡的人手都撤回去了,只留下偌大的空院子。
院子確實大,除了一棟兩層的辦公樓,旁邊還有兩棟4層框架結構的樓房。
看樣子,下面一層是倉庫,上面三層既有辦公室,也有住宿的痕跡,不知道當時是怎麼考慮的。
除了這三棟樓房,旁邊還有2畝多、不到3畝的一個停車場;聽這裡的人介紹,能同時停四、五十輛貨車。
問過留守人員,允許他們拆掉的隔牆,改成教室,兩人馬上就忍不住心動。
經過一番商議,這裡要價10萬一年,不過還要彙報一下,要徵得領導的同意;
雖然麻煩,但在這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