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大事記(第2/3 頁)
起威力憑雙缸洗衣機上技術突破,成為首家年產、銷量超過100萬臺的企業,期間連續7年實現全國銷量第一,被授予“中國洗衣機大王”。
凱達前身是1965年成立的石岐農藥廠,擁有內地第一家化工部氣霧劑技術開發中心,改革開放後,率先引進國際先進噴霧包裝技術和裝置,是國內最早生產馬口鐵氣霧罐、氣霧閥生產廠。
中山市的威力、中玻、小霸王、精細化工等威震全國,而凱達、晨星、金馬、美怡樂、千葉、華捷等品牌也完全可與全國同行叫板。
1985年,《溫州三十三萬人從事家庭工業》的長篇報道,讓“溫州模式”在全國名聲遐邇。
1979年,改革開放,溫州政府認識到,要發展經濟必須靠發動群眾,於是鼓勵“老百姓做生意,幹部辦廠子。”
溫州人開始當裁縫、做皮鞋、搞運輸、賣服裝,很短的時間內,形成“家家辦工廠,人人擺地攤,自己當老闆”的生動局面。
一批頭腦靈活、敢闖敢幹的個體戶很快嶄露頭角。
在1982年前後,溫州的家庭工業有十餘萬戶,從業人員40萬人。常年有10萬人奔波於全國各地,形成了400多個商品交易集散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些市場交易日用小商品、生產性原料,如紐扣、塑膠編織袋、塑膠鞋、低壓電器、皮革、鋁塑標識等等。
由於城市管理比較嚴格,這些市場多建在山谷或水灣鄉村,反而由於受到約束較少,開始發展壯大。
1983年,溫州創辦了全國第一個專業市場,包括紐扣、五金電器、綜合農貿、紡織品等十大日用商品產銷基地。
而這個基地不僅包括數以萬計攤子,還包括撒在全國各地幾十萬商販大軍,共同建立起了一個流動的商業網路。
橋頭鎮是“溫州模式”的典型。70年代中期,鎮上出現了經營錶帶、手套、髮夾的小商品市場。
1979年,有人買回一批處理紐扣,生意不錯。一年之後,鎮上賣紐扣的攤子發展到100多家。
1981年,橋頭人開始用積累資金辦廠生產紐扣,共產生430家紐扣廠,其中300家是家庭工廠,年產值近2000萬元。
1984年橋頭鎮銷售的紐扣共計50多億粒,被譽為“東方第一大紐扣市場”。
浙江義烏素有“敲糖換毛”,用生產的紅糖,去換雞毛肥田,成了浙中一帶“天生”農家商販。
1978年前後,在義烏出現了自發的鄉間集市,各色針頭、雞毛撣子、板刷開始出現。
隨後,這些貨郎進了縣城鄉鎮,一副擔子串街走巷,成了移動小商品集散點,當地政府逐步預設了商販的存在。
1982年正式開放“稠城鎮小商品市場”,並在1983年投資58萬元,建造起一個佔地220畝的攤棚式市場,成為當時中國最先進的專業市場。
義烏瞬間成了商販聚集地,攤戶增加到1050個,日均交易人數6000人,上市商品多達3000多種,本地產工業品約佔1/3,其餘大多來自省內鄉鎮企業及江蘇、廣東一帶的產品,而銷往地多為長江以北的省份。
一個跨越省界、輻射全國的市場網在當時已現雛形。
與此同時,商品流通也帶動了義烏家庭式工廠發展,很多商販在市場裡擺攤,在家裡搞工廠,形成“前店後廠”。
而義烏人的技術,塑膠加工是從廣州學來的,針織工藝是從紹興、嘉興引進的,童鞋製作是從溫州移植過來的。
商品的流動、技術的流動、商業模式的流動,共同譜寫民營經濟由小到大的史詩級發展。
魯冠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