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一切學說之所以失傳,皆因藏的太深(第2/2 頁)
高閣,不顯於世。
這也是墨家和公輸家能夠傳承的根本原因,墨家之人,不問出身,只問個性,雖然亦有不少的自私自利之人,但是總體來說,大局上還是對的,公輸家卻是傳承如同李家一樣,僅有數代,不但沒有斷了傳承,還能夠完全展現出來,而公輸家,更是不吝傳承,只要有人願意學,就教,無論出身和身份。
眾人聞言之後,這才恍然大悟,可是,卻是提出了,若要傳承長久,那不是要多去教給別人?那這樣一來,學問和能力,豈非是變成了路邊的青草,人人隨手可得了?
贏高微微笑了笑,再次對著眾人解釋。
無論是學說或者是學問,都是要參與的人多了,才能夠形成的,例如儒家,孔子當年72門徒,亦中僅傳下來了儒家八門,即便是這八門,也是一心只圖權貴,而不是傳承學說和學問了,並且一再的曲解和歪理。
若是沒有這72個人,即便是孔子之才,亦是形成不了儒家學說,而無論任何的學說,都是有著過多的人的參與,才形成了一定的道理,參與這些道理的人,無論知道的多少,深淺,都可以說是其弟子門人,可是,又有幾個是真正的傳承了學說的真正核心呢?
而若要使得的一門學說真正的發揚光大,首要的,就是要記載清晰、清楚,若是單純再依靠前人之記載,莫說傳承,能夠讓人理解,已經是僥天之倖了。
炎黃學院成立,則是為無數的傳承和學說,給了一個載體,首先,可以將一切古法、古籍、古記載之資料,完善儲存,並且將之翻譯和解釋出來,若是有不對的地方,再和原籍做比較,使得學說能夠真正的傳承下去,而不被流失和遺忘;
其次,一切翻譯出來的東西,都將置放於閱書室,所有人都可以去學習和檢視,但是,真正能夠理解的,卻是能有幾人,但是,時常,無論是軍事類的李家、尉繚、白起白家還是任何一家,都可以由軍事類的人才去學習和理解,這麼一樣,縱使是萬載過去,亦可以使得其人名傳千古了,其它的任何一家的學說亦是如此;
再者,若是尉繚有再進行授課,而其課上的言行,若是再與閱書室之中的資料進行比對,如此一來,豈非是能夠將之學說更加深入,使得人更容易理解?
而最後,若是這門學說,學習的人夠多,大家一起討論和修習,不是使得這門學說能夠更加的深入和普及?
至於眾人擔心的事情,若是學習的人能夠像路邊的青草一樣,每個人都能夠知道一二的話,那這家學說也好,技能也好,豈不是最廣為人知,更加不用擔心會不會失傳和斷了傳承的事情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