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第3/3 頁)
家庭。有幾千名孩子頃刻之間成為了孤兒。
那座傳說中曾經是鳳凰飛過的地方,而今,人們聽到的卻是孤兒夜夜思母的悲啼。
遠離災難中心的我們,是聽不到這些的。我們這夥知青,在窮鄉僻壤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災難彷彿真的是離我們太遠了。
那個年代,好像除了政府組織的救援機構和物資外,還沒有像今天這樣,每遇災難,從政府到民間,都會發起捐助。我只記得,有一次回家時,曾看到母親在翻箱倒櫃地搜尋衣物。母親說,那麼多人受災,他們吃穿可怎麼辦啊?望著蒐集的一堆東西,母親直發愁,不知道該透過什麼方式把它們送到災民手裡。
地震發生一個多月後,當人們已經漸漸快要忘記這場驚天浩劫時,又有小道訊息傳到我插隊的村子,說是從唐山運來了好多孤兒到石家莊,大的十幾歲,小的只有幾個月。雖說訊息不能確定,但是憑想像也可以肯定,死了那麼多人,肯定會遺留下父母雙亡的孩子。
果然,沒多久,我就從當地報紙上看到了一條新聞,報導了在石家莊成立收留唐山孤兒的學校‐‐育紅學校一事。我驚訝地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董玉國,他曾是我母校的校長啊。這位在學生們眼中和藹可親、德高望重的老校長,從孤兒學校成立第一天起就擔任育紅學校的校長,直到多年後送走最後一個孩子,我在報紙上看過他和孩子們的親切的合影。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