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周邊與bd發售(第1/3 頁)
“有想法了。”周尋語氣帶著自信的說道。
現在夢動畫製作公司前途還不明朗,周尋肯定要給蘇鏡泠自信。
而且,周尋他也不算是騙她,他現在完全可以去系統空間裡現抽一部作品出來,之所以不這樣做,還是在等兩週後星之聲周邊發行後,準備收割最後一波情緒值後再決定。
蘇鏡泠聞言表情一定,也沒細問周尋的新作想法是什麼。
她既然願意留在夢動畫製作公司,那就無條件相信他。
只是...
“周尋,你得想辦法,儘快給我們公司的新作,拉投資了。”蘇鏡泠猶豫了一下開口說道。
拉投資?
周尋一愣,但馬上明白她的意思.....
夏國的動畫界其實和前世島國地區很類似。
製作委員會制度盛行。
正常來說,一部動畫的企劃是製作委員會先發起,確定,市場調研,然後可能委員會里有一方,或者幾方,甚至十幾方共同出資來湊齊製作費,再委託動畫製作公司進行製作。
所以很多時候,動畫製作公司只是個打工人,一部動畫火不火,賺錢與否和製作公司無關,它只賺製作費,版權啥的與它無關。
但少部分情況比如說製作公司想搞原創動畫,公司董事長自己掏錢,自己是製作委員會唯一股東的情況也有。
比如周尋父親周啟,兩部動畫撲街就把一輩子積蓄搭進去,而且還給周尋留下千萬負債大坑。
所以為啥動畫製作委員會里往往有七八個股東?大家都是分攤風險罷了,動輒千萬甚至幾千萬投資的動畫,真虧了,有幾個投資人能不破產的?
周尋父親這種自己一個人全資來搞原創動畫的,在夏國,挺少見的。
“從現在情況來看星之聲的動畫bd和周邊,應該銷量會很不錯....”蘇鏡泠開口說道。
“至少在洛省,南省,青省,雲省這四個洛省電視臺訊號能覆蓋的區域,會很不錯。”
“但是,星之聲只是一部短篇動畫,只能發行一卷bd,一本單行本小說...其它周邊的開發設計,因為我們公司實力有限,很難委託廠商去進行製作與研發。短篇動畫的海外版權收益也不會太高。”
“所以星之聲的總收益,應該不會比公司的負債加上製作一部季度番劇的成本之和更高。”蘇鏡泠輕聲說道。
“在這種情況下,周尋如果你想要開啟動畫新作製作的話,得思考一下,怎麼去找投資方來投資我們公司。”
周尋聞言,面前的變態辣大蝦拉麵也突然不香了。
誠然.....
星之聲這部動畫的收益應該會很不錯,但它終究會有個限度。
在洛省電視臺開播的它,傳播區域就很有限,就算外省地區動畫迷因為夏夢網站的原因,會下不少周邊訂單,也不可能說一部二十幾分鐘的短篇動畫,就能在夏國動畫市場上輕易賺到一個天量收益吧?
兩百萬投資,且只是短篇動畫的星之聲,肯定沒辦法大規模進行周邊市場拓展,能像eva那樣各種周邊賣爆。
這兩部作品定位完全不同,唯一區別就都有機甲元素罷了。
要是作品裡有機甲出現,就能輕易的賣機甲手辦到爆,那島國地區就不會有這麼多撲街機甲,高達型別動畫了。
機甲動畫千千萬,能真正賣爆周邊,形成一個鉅額產業鏈的島國動畫,只有高達系列和eva等廖廖幾部作品罷了。
星之聲收益能把周尋欠債的一千萬還清,那就已經是五倍的投資回報率,是屬於逆天級別的動畫作品了。
假設收益還清欠債後還有盈餘,也很難想象這些盈餘還能覆蓋一部季度番劇動輒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