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小孩不會騙人(第2/3 頁)
其實明眼人一看,這就是如今宣傳最傳統的套路,大綱都是現成的。
不過周至也沒打算跟著套路走,或者說,將套路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出來,必須達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比如談到創作動機的時候,周至同學是這樣表達的。
“當聽到外婆講述完當年的故事,我受到的衝擊,其實是非常大的。
因為之前讀過的那些作品,裡邊主人公形象,都覺偉大,光明,正面,高尚。
他們都有著堅定的信仰和高尚的覺悟。
但是外婆告訴我,她的那些同志,多數卻不是這樣。
於是疑惑就產生了,外婆不會對我說謊,可以前看過的作品裡,我為何見不到他們的身影呢?
是這些人不重要嗎?是這些人經不起考驗,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了嗎?
後來我想明白了。
<center></center>
他們一直都非常重要,他們一直都沒有消失,他們一直都存在著。
直到今天。
只是因為以前的作品,大多都是在描寫那個時代的精英。
精英的意思,不是指在社會群體中的高低貴賤,而是指他們在當時,是否擁有那樣的思想和覺悟。
外婆給我描述的這群人,除了少數領導者,剩下的,包括我外婆自己在內,很明顯,還沒有達到那樣的標準。
他們不是那個時代的精英,但他們卻是那個時候,直到今天的——
絕大多數。
如果要用一個相對準確的詞彙來定義的話,我想那應該是——
基石,最廣泛的基石。
只是我以前見過的作品,很少將筆觸,投落到他們的身上而已。
於是我就在想,這些人,他們參與到那場波瀾壯闊的事業裡,目的是什麼?
就我外婆來說,定成分的時候,屬於自有產業但不足以‘不勞而食’的中農帶‘小土地出租’,是團結物件。
她開了個雞毛店,將家中少量土地用於出租,是因為要給自己的子女籌集到學費。
為了供他們上學,家裡已經支應不開了。
她只是想盡辦法,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去儘量解決這個問題。
還能做什麼呢?人生三大苦,撐船打鐵磨豆腐。
加入組織以後,她也沒來得及接受教育,所以,外婆真的稱不上有什麼‘思想覺悟’。
所以支撐她那樣做的精神核心,就絕不會是信仰和理想。
那它到底應該是什麼呢?為什麼這些人,能夠緊密團結在一個核心的周圍,最終完成那番偉業呢?
透過和外婆的交流,我覺得他們明顯已經深刻地體會到了黑暗和不公,所以他們也在反抗。
面對黑暗和不公,面對看似無可改變的命運,他們一直在進行自發的,力所能及的,持之以恆的反抗。
他們當時的思想和觀念,就是這樣的純樸簡單。
就好像餓了要吃飯,冷了要穿衣這樣,純樸簡單。
從外婆的身上就能夠看出,即便後來她失去了組織,不得不隱藏起自己的真實身份,她依舊在一如既往地堅持著反抗,最終將女兒們一個個送出了古井鄉,讓她們走進了更加廣闊的世界,徹徹底底地改變了命運。
這在當時,甚至今天的鄉里,也是難以想象的。
她曾經遭受的冷眼,嘲諷;曾經經歷的痛苦,艱難;在外公去世後,依舊獨自一人堅持著最初信念的決絕,更是今天的人,所難以想象的!
她向那看似無可改變的命運,勇敢而淡然地宣戰,就這樣理所當然的,向它發起了一場永不妥協,永不低頭,貫穿一生的戰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