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丨智不均使(第1/2 頁)
“智均不相使,力均不相勝。”————————
董承聞言瞪了馬日磾一眼,心裡卻是鎮靜了下來,如果是為了這個事的話,那倒還好說。畢竟董承所做的一切,無不是依據青牛角的謀劃,秉承上意去做的。他如果認罪,豈不是代表皇帝有錯了?
故而董承否認道:“絕無此事!依據律法,彼等侵佔上林之地,肆意開墾,本該論處。更遑論京兆王氏、董氏等豪族,罔顧國法,將上林苑中宜春苑、鼎湖宮、長楊宮等處園囿樑柱磚瓦拆下,用以修建莊園舍宅。此等大逆,抄沒田產已屬輕判,何言其過?”
馬日磾反駁道:“上林苑兩百年間幾經兵燹,苑囿樑柱無不焚燬、朽爛,哪裡能被拆下另建舍宅?至於磚瓦樣式,民間所用大抵類似,又如何能辨出是上林所用?司隸校尉恐怕查證不實,遭屬下矇蔽了。”
董承一時口快,沒有想到這一茬,好在他早有一番說辭,此時回道:“樑棟可以被焚燬朽爛,但是磚瓦不會!敢問太尉,這‘上蘭醴泉’、‘鼎湖延壽’字樣的瓦當,是尋常豪族能用的麼?”
看著馬日磾頓時僵住,一時無話可說,董承心中大為得意,乘勝追擊道:“我家營造府邸,都只用些‘長生無極’、‘永受嘉福’的祈祥瓦當。這些個豪強驕縱恣睢,仗著家世,居然直接把上林的御用瓦當拿去私用,這不僅是逾制,更是目無國法!”
馬日磾的臉『色』一會青一會白,兀自坐在一邊,竟是再也無法為那些膽大妄為的豪強辯解一句話來。
“好啊。”一直旁觀的皇帝終於開口說話了,他看著馬日磾,出言嘲諷道:“朝廷若不是遷都長安,再過幾年恐怕都有人要拆掉未央宮的樑柱磚瓦來修私宅了!”
“太尉!”
皇帝一聲清喝,將馬日磾從神遊中驚醒,他看了看一副勝利者姿態的董承,又看了看皇帝,茫然無措。
只聽皇帝接著說道:“你說,這些人該不該嚴懲?”
這個時代的建築材料與規格並沒有如明清那般有著嚴格的限制,就連‘千秋萬歲’這種在後世如同大逆字樣的瓦當,在眼下的尋常人家都能使用。無論民間宅邸還是皇室宮宇,所用瓦片大抵都是一個樣式,顏『色』也都是青灰,除了做工精細些,花紋多些,兩者在一起其實很難區別。
所以這些京兆豪強為了一時虛榮,趁著國都東移,甚少關注長安,私挪上林磚瓦用以營造田莊的事已成陋俗。士人彼此之間互相隱瞞,倒也相安無事,反正這類建築材料都一個樣式,真有人追究,也不能一口咬定是出自上林。
但最讓馬日磾痛恨的是,這些豪強驕縱慣了,拿上林的尋常瓦片也還罷了,沒想到居然膽大到去拿瓦當,而且是拿鐫有宮名的瓦當!
今天被董承借題發揮,捅了出來,也合該是他們遭此報應。
只是難為了馬日磾,要為此蒙受無妄之災。面對皇帝的質問,他苦於撇清關係,急忙道:“這些人目無國法,確實該問罪懲處、以儆效尤。臣一時失察,還望陛下恕罪!”
“你分明是糊塗!”皇帝知道馬日磾在這件事上並沒有什麼大錯,畢竟偷拿上林磚瓦的又不是他扶風馬氏,所以他有意責備了幾句後,便揮手讓兩人離去了。
馬日磾如蒙大赦,倉皇而去,但董承就此領了詔命,卻不急著走,仍是杵立一旁偷覷著皇帝。
皇帝見了,明白過來是什麼意思,心裡不禁冷笑幾聲,出口道:“你這幾日辦事得力,我都看在眼裡,你且放心,我不會負了你的!”
董承這才滿意的一笑,如獲恩賞,像是得到了某種承諾,作揖離去。
馬日磾回去後,心裡越想越是羞愧,沒幾日就病倒了。
尚書令士孫瑞、侍中馬宇、勸農令第五巡這三個親黨特意尋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