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會錯意了(第1/2 頁)
進城了這麼多回,許知春多多少少打聽了一下縣太爺的為人,須知在古代雖然也有律法,但人治的因素更大。斷案大體上有法可依,然而具體如何判案,縣太爺的主觀想法佔很大因素。
像他們這樣的鄉下百姓,萬一真的不小心招惹了什麼人,那真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幸好,他們青山縣的盧縣令是個口碑很好的官員,在他治下,青山縣不說道不拾遺,風氣卻也十分清明。
也正因為如此,許知春才敢放心大膽的在城裡擺攤賣從沒有過的魔芋豆腐、魔芋結、冰粉。
搶人秘方猶如殺人父母,況且他們這點兒生意怎麼算都是小本生意,那大戶人家也壓根兒瞧不上這點兒東西、犯不著為這個橫行霸道逼迫人,萬一被對家告狀,犯到盧縣令手裡,豈不活該?
小生意商販即便羨慕嫉妒眼紅,也沒有那個能耐膽氣真的作惡。
打聽了縣太爺為人,許知春又打聽當代律法。
懂點兒律法,在什麼時代都不會吃虧。
沒想到官府在城中點了高中低四處茶樓作為古代版的普法根據地,這幾個茶樓每隔兩天就會有說書先生說上四五段普法故事,教化百姓,讓百姓們時刻謹記有律可循依法辦事的道理,遇事切忌衝動,做事切記守法。
據說這也是盧縣令來了之後的舉措,還別說,這些普法故事一傳十十傳百,在百姓們當中普及的程度還挺高的。
這個時代能有多少娛樂事兒啊?普法故事也是故事啊,故事那就天生吸引人啊。
誰從茶樓聽了故事回村,誰就是全村最靚的仔,只要往村口大樹下一坐,吆喝一聲要講故事,一下子就能圍上一堆人聽......
許知春覺得這盧縣令還真是挺有意思的,是個很有想法的好官。
趕明兒對上了日子,她也去聽一聽。
然後好好琢磨琢磨,土豆、紅薯的功勞要如何報上去,就算撈不著錢,撈個名聲也好啊。
這事兒也不能著急,畢竟土豆、紅薯是她“誤打誤撞”從“客商”手裡得來的,究竟怎樣只是“客商”單方面的話,她也完全還不懂不明白的。等到經過實踐種植、收穫得好幾個月,有點晚了。起碼也要多折騰幾天,折騰出幾樣這兩樣東西做的好菜來,才能有個順理成章的由頭上報......
許知春將五樣不同品種的紅薯、包括雪蓮果在內分門別類分好,便去餵雞、餵豬。
家裡的雞和豬經過她飼料、魚骨粉、玉米粉的大把大把加餐,長得別提多好了。
尤其是兩頭豬,面板透著淡淡的健康的粉色,油光水滑的皮毛誰看了不得稱讚一聲。
小雞仔們一天一個樣飛速成長,母雞下蛋的頻率也變高了,一天能收七八個。叔嫂倆根本吃不完。
有兩隻母雞看樣子想要抱窩了,許知春打算讓它們抱——雞飼料管夠,再來三四十隻也養得起。
許知春琢磨著過兩天看看有沒有鴨子賣,也買上二十來只養著好了。
鴨子長得快,百天就很肥大能吃了。
肥鴨炒著燉著都好吃,燉魔芋豆腐可是一絕。
下午梁里正家的小孫子跑過來叫許知春去家一趟,說是阿爺找,許知春便知道肯定是地契辦下來了,心裡激動,連忙去了。
她想了想,將土豆、紅薯都裝了一些,又裝了兩個大大的雪蓮果,提著籃子去了。
梁里正瞅見這土豆、紅薯也覺稀奇:“喲,這什麼呀?瞧著像土裡長的,不過咱這兒沒有吧?是城裡買的?”
“您老真是老莊稼把式,什麼都瞞不過您老。”
許知春不由笑了,衝梁里正豎起了大拇指稱讚。
梁里正忙道:“瞧著倒是能填飽肚子的東西,不過你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