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3/5 頁)
收條,保證半個月內完成任務。
傍晚,在父母家裡用過晚飯的朱道臨沒有再與父親下棋,直接驅車前往北郊倉庫值班。
把兩名心不在焉的值班小夥子打發之後,朱道臨便關上大門,開始細細清點兩個月來的各種庫存貨物,逐一將核對無誤的貨物納入金剛圈中,最後才將價值390萬人民幣的8;000箱高階骨瓷餐具、歐美風格的成套茶具、各種陶瓷工藝品盡數搬空,為明天大量物資的入庫騰出足夠的空間。(未完待續。。)
第二三四章 製藥裝置
第二天一大清早,陸建民攜帶朱道臨交給的提貨單,直接驅車前往航運公司倉庫,按照約定交納貨款和運費,同時僱請他們的車隊,把挑選出來的52個集裝箱拉到鎮江糧食儲運倉庫。
兩名倉庫員工踏著八點整的鐘點準時抵達北郊倉庫,恭恭敬敬地向朱道臨問好,朱道臨簡單交代幾句便驅車離開。
兩名年輕員工聽說昨晚所有貨物已經出庫,也沒有太多想法,他們早已經習慣朱道臨簡單快速不做解釋的做派。
可是沒過多久,34輛大小貨車滿載茶葉、絲綢、農具、鋼鐵、鐵釘鐵絲、五金工具、救災帳篷陸續到來,自以為又能輕鬆一天的年輕人連忙打電話向朱道臨彙報,另一個則騎摩托出去請來兩百多名裝卸工,在送貨單位隨車人員幫助下,不停地查驗、核對、登記、指引入庫,忙得午飯都顧不上了。
好不容易在下午三點之前完成所有貨物的驗收存放,兩輛工程吊車和二十幾輛長板拖車運送52個陳舊集裝箱到來,頓時把兩位年輕人嚇得腿都軟了。
好在關鍵時刻,倉庫主任陸建民跟隨車隊驅車趕到,指揮兩輛吊車把滿載大米和食鹽的集裝箱吊到院子東面的空地上,看似龐大的車隊僅僅用了一個多小時,就把52個沉甸甸的集裝箱卸下,轉眼間走了個乾乾淨淨。
朱道臨陪同父母和楚梅在家裡吃完晚飯,再一起去逛超市,晚上十點才開車把家人連同大包小包東西送回家中,然後歉意地告訴楚梅和父母明天他要收發貨無法回家,後天一早還得出差,隨即獨自驅車返回鶴山別墅。收拾好一切物品背上新買的登山揹包,徒步前往北郊倉庫,和兩位辛苦一天累得眼皮打架的年輕人交接完畢,發給他倆每人1;000元獎金,大手一揮就把兩位忽然精神振奮的年輕人打發走。
次日上午九點多鐘,兩位帶著宿醉的年輕人來到倉庫上班。發現朱道臨和兩位仙風道骨的老者並肩站在倉庫門口,正在親切交談,相視一眼立刻忐忑不安地趕了過去。
兩輛廂式貨車並排停靠在貨臺邊沿,車尾準確地對準了倉庫大門,十幾名身穿白大褂的年輕人,從車廂裡搬下一個個大紙箱。
兩位遲到的年輕保管員匆匆登上貨臺,剛要上前向朱道臨承認錯誤,看到朱道臨微微擺手立刻停住腳步,略微遲疑便走向幾名身穿白大褂的年輕人。自覺地加入搬運藥品和醫療器械的行列。
如今業已退休的老中醫李教授和他的親家謝醫生,聽完朱道臨詳實具體的陳述後,非常輕鬆地笑了,搞了一輩子藥理研究的謝醫生低聲解釋道:
“放心吧,中藥生產與西藥截然不同,中藥裝置大多是中低速電機帶動,西南和緬北偏遠山區沒有電也沒關係,只要有蒸汽機甚至水流充沛的河流小溪就行……五六十年代我們國家不少製藥廠就是這麼生產的!”
“我家老伴就是搞製藥機械的。幾十年了,兒子如今也是搞製藥機械研究。所以我比較瞭解,哈哈!”
朱道臨釋然地點了點頭,轉向輕撫長鬚的李教授,笑著道:“那麼,小侄就拜託二位老人家了。”
李教授捻著鬍鬚,輕輕點了點頭:“沒問題。我身子還算硬朗,哈哈!回頭我把120個常用中成藥配方和加工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