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 潁川之主(第1/4 頁)
歷史上有記載,典軍校尉夏侯淵,擅長疾行和奇襲,三日五百里,六日一千里。換算過來,大抵是三天騎兵能行207公里,這樣的速度在三國已經很快了,所以廣為稱頌。
燕綏輕車疾行,又能路上換馬,趕一趕路,一天能一百公里。
這樣趕路著實辛苦,但燕綏不喜歡把時間門浪費在路上。好在自秦以來,考量到馬匹三十里就得休息,每隔三十里都設了驛站。
“是,已提前讓人在驛站備下了換乘的馬匹。”燕綏回答郭嘉道:“快得話,明早出發,後天上午就能入陽翟城。”
曾經快馬加鞭回莊的郭嘉深有體會,嘆息道:“莊主一路要辛苦了。”
“所以,希望能廣開銷路,方才不辜負一路的辛勞。”
郭嘉道:“莊主親至,必是成竹在胸。”莊主向來講究用人不疑,這次就算趕路壓縮時間門也要親自去陽翟,必然心底有別的盤算。
“對了,還有一事。”燕綏微微一笑道:“李村若是派人來,勞煩奉孝再同他們周旋一二。”
進入潁川官道路上,由北向南,依次是雲夢田莊、沙溪村、範黃莊和李村。
燕綏早就想收購李村的膏腴之地,以更好地安頓流民和春耕高產作物。畢竟比起開荒的效率來,收購田地要快得多,還不用廣施肥料、砍伐樹木和挖掘樹根。
其實之前,雲夢田莊就以銀錢和布匹零散收購了些,還吸納了村子裡一部分人為佃農。
村子也有一田莊,佔據大半肥沃的土地,名為李子莊。其莊主近日一直咳血,日漸消瘦,乃是癆病之狀。見識了燕綏的秘藥退燒之效,便特地來求藥。
燕綏答應地很爽快,以地皮換藥就行,治不好不要地,童叟無欺。
對方卻十萬分的不捨,縱使知道藥物珍貴,也不想付出代價。看準了燕綏行事慈悲為懷,他只派人來哀哀求著,試圖用一塊金餅,就把世上絕無僅有的藥給換回去。
燕綏又不是冤大頭,自然不同意。
“那李子莊莊主還沒鬆口?”郭嘉挑眉:“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連買命錢都不捨得?”
“是啊,而且又不是讓他把地盡數送予我,咱們又不是不付錢。”燕綏道:“反正普天之下,能治療癆病的只有我,他早晚會妥協。”
說罷,她從系統中兌換了肺結核的藥物交給郭嘉:“你便見機行事吧。”
癆病,相當於現代的肺結核,在古代就是絕症。若是咳嗽不止、胸廓下陷、甚至咳血,那基本上就是肺結核沒跑了。
郭嘉把藥物收在袖子裡:“莊主還有什麼要吩咐的?”
燕綏笑道:“其他倒是沒有了,先生一直讓綏安心,不是麼?”
反正郭嘉是不會被道德綁架的。
戲志才進去房間門後不久,室內氣氛又和緩了許多。
有名滿天下的荀氏為燕綏作保,田豐已經動搖了:“既然眾位潁川才子皆心向燕綏,豐便暫留一段日子
。”
他提出了一個要求:“不過我要先寫信一封給冀州牧,免得他誤認我不告而別。”
荀彧欣然應道:“我讓人取紙筆來,只要元皓肯留下助我們一臂之力,莊主自然是萬事好商量。”
見其答應地痛快,田豐反而覺得怪異:一縣令對上州牧,這燕綏都不怕得罪人的嗎?
燕綏還真不怕,韓馥畢竟活不了多久了。安排丫鬟蒲兒準備一份成年禮送到戲志才的父親處,她便迫不及待去找徐庶了。
徐庶穿著田莊最尋常的粗麻上衣和下褲,頭戴藕荷色的布巾,正在一板一眼地同工匠們刻字。
燕綏命人將千字文刻在石碑上,立在行政樓的院子裡,以警醒村民讀書習字——《千字文》乃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