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接見公使,出兵西征(第2/2 頁)
刑部大牢外一直到玄武門的街道上,早已經擠滿了前來為他送行的城中大唐百姓;
其中,不乏有身披明光鎧、腰繫環首刀的大唐將領傲立其中。
由此可見,這韓國公陳慶之在金陵皇城軍民的心中,還是有著極高的威望;
而他私自安葬晉王陳龍象的屍首一事,雖然是置大唐律法和皇家尊嚴於不顧,但卻贏得了城中軍民百姓的認同,大家在得知陳慶之被流放的訊息之後,都自發的到街上來為這位國公爺送行。
囚車行至玄武門時,車上的韓國公陳慶之,再也忍不住回望了一眼身後的金陵城,兩行熱淚潸然而下。
腦海中,又浮現起昨日深夜,皇上夜探刑部大牢和自己推心置腹時的場景。
下一刻,陳慶之頭也不回的跟隨囚車駛出玄武門,向城外的石頭城碼頭駛去。
在碼頭上,已經有一艘大唐水師艦隊的戰船在此等候,將載著被流放高句麗的陳慶之前往那改變他命運的地方。
同一時間,御書房內。
昭武帝陳懷安並未去給韓國公陳慶之送行,哪怕是在暗中再去看一眼這位,曾為大唐王朝的建立所立下汗馬功勞的白袍儒將。
昨夜,他夜探刑部大牢,已經和陳慶之有過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
從個人情感之上,從陳龍象胞兄的角度出發,陳懷安代表母后徐若雲和其餘皇室家眷,對陳慶之保全了陳龍象全屍一事,表示感激;
從大唐王朝開國皇帝的角度出發,他又必須拿陳慶之開刀,以儆效尤,警醒後世。
隨著陳慶之被流放高句麗,晉王陳龍象興兵造反一事,也算是告一段落,徹底落下帷幕。
但,陳懷安作為大唐王朝開國皇帝的征程,卻依然還在繼續著。
這一日,在金陵城附近遊歷了一個多月,親眼見證了大唐王朝親王造反,又在短時間內被平叛的查理曼帝國加洛林王朝公使馬可波羅;
也終於在遞交國書之後,在大唐王朝禮部尚書張甫的安排之下,在御書房內見到了充滿傳奇色彩的大唐大皇帝陳懷安。
代表遠在大洋彼岸的查理曼大帝,向大唐大皇帝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摯的問候。
並且,帶來了查理曼大帝希望與大唐王朝締結盟約,共同出兵對抗阿拉伯帝國的請求。
“尊敬的大皇帝陛下,此時野蠻的阿拉伯人正在向東征伐,在地中海一帶與查理曼帝國的十字軍騎士激戰正酣;”
“若是,若是大皇帝陛下此時下令,駐紮在西域天山一線的大唐軍隊躍過帕米爾高原東征,定能一鼓作氣打到阿拉伯人的國都巴格達,報當年阿拉伯人東征西域的一箭之仇;”
馬可波羅繼續說道:“大皇帝陛下,作為回報,我查理曼帝國願意在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等領域,與大唐王朝建立全面深化的合作交流;”
“並且,將瓜分和蠶食阿拉伯帝國的優先權,也讓給大皇帝陛下和大唐王朝!”
“還望大皇帝陛下儘早作出決斷,出兵西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