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明、暗、化(第2/3 頁)
“注意,儘管明勁是由外而內作發力,但不等同外勁,明勁只是其中的一種。”
總結完,逐漸說到緊要部分。
“另外一種人體裡的氣叫做內力,也就內勁,它源自人體更深處,不僅肌肉、骨骼,甚至五臟六腑,都蘊藏著這股秘力,要先激發出來,再引入丹田蘊養,用時只需從中運出,伴隨氣血行運,再連同勁力一塊兒打出。”
“而內功就是以運用內勁為主的功法。”
“這類武學以行氣法和凝氣法為根基,先激發和牽引體內力,再將其百川歸海,引至丹宮內凝結壯養。修為到此階段即為後天武師,放江湖上也是一二流的好手,有開館授業的資格。”
“我明白了!”
“儘管都是人體力量,且內勁可化作外勁,與之融為一體,可二者並不能混為一談。力氣純粹源於肉身,而內力不僅根於身體,還是精神的產物,因此在實際運用中,兩者既有共通之處也存在差異。”
“這麼說,或許部分運用於外勁的技巧也可用在內勁上?”
“而既然外勁有明、暗、化,三層境界,那麼內勁是否也對應三重境界?”
樹林裡,夜凌空結合著大鴻的武學理論揣摩著。
真是個聰穎的少年。
馬祥麟聞言撫掌一笑,儘管有不少說辭用語是未聽過的話,但不影響他理解話中之意,他知道對方是真的聽懂了,再看看周圍的族內子弟,面對枯繁的武學道理,即便他說的已很直白,可不少人還在原地抓耳撓腮。
可惜了,這要是自家的晚輩該有多好!
馬祥麟不禁暗自一嘆。
不久前,少年向他提出拜師學藝的請求,儘管他婉拒了對方,不過對方身懷一顆赤子之心,除去家傳絕學一向傳內不傳外,其餘武藝倒也不是不能傳授於他。
馬祥麟生平絕學有三:
其一內功,曰‘伏波鎮海功’。
其二槍法,曰‘化龍槍法’。
其三輕功,曰‘靈鷲扶搖功’。
石柱馬家本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所留‘伏波鎮海決’乃馬家的鎮族神功,不得外傳。另有二十八路‘馬家槍’,千年來從不輕授,本族外只有寥寥數人幸得精髓。
漢末時分,天下槍術名家,季漢獨佔前三,燕人張飛為天下第一條槍,常山趙雲、西涼馬超緊隨其後。
馬超即馬援後人。
馬超歸漢後,嚐嚐跟張、趙切磋武藝,晚年歸攏梳理,推成出新,在馬家槍的基礎上衍化出三十六路‘奪命追魂槍’。傳至泰昌朝,又有張飛後人、遼東巡按張銓將槍法拓展為七十二路。崇禎六年,馬祥麟攜妻在京警備期間挑戰各路高手,再以‘奪命追魂槍’為基,博採眾長,終於創下一百單八路‘化龍槍法’。此槍法精妙無比,變化無窮,實乃古往今來的第一等槍法。
“槍分五家,趙家為祖。”
自漢末以來,因須有天生神力才能發揮出槍術威力,天下第一的‘張家槍’步了昔日霸王槍的後塵,真意幾近失傳,‘趙家槍’被公認為是流傳於世的最強槍法。
對此,歷代槍術名家多有借鑑,姜家槍,羅家槍、高家槍和楊家槍,一脈相承。
當今公認的天下第一槍乃‘楊家槍’。
關於楊家槍,歷來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說此槍為北宋的“火山王”楊袞所創,因合六家名槍之妙,故號‘六合槍’。
昔日,楊袞號‘槍、刀、飛錘’三絕,其中又以槍術為尊。日後,縱然老令公楊繼業憑藉刀法打下了“金刀無敵”的偌大名頭,卻也難掩蓋六合槍的風采。天波府楊家的一眾名將裡,楊六郎、楊七郎、少令公楊文廣,及後世的楊再興,還有旁支的‘青面獸’楊志,無不是使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