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第1/2 頁)
《公羊傳》也稱為《春秋公羊傳》乃是儒家經典之一,乃是一部專門對《春秋》進行解釋的書籍。通篇雖然只有十一卷,但有些卷字數不少,不過算起來在眾多書籍中,《公羊傳》的字數並不算太多。
不過聽到曹丕說要自己抄《公羊傳》曹植臉色便發苦,但他也知道曹丕的脾不敢違逆,只能應了一聲,到書架上選了一部《公羊傳》,轉身出了書房。
待得曹植走後,曹真卻是皺眉道:&ldo;二公子又何必如此為難四公子呢?&rdo;
曹丕抬起頭望著曹真,不解道:&ldo;我何時難為四弟了?&rdo;
曹真說道:&ldo;四公子要抄《孝經》,二公子便讓著他吧……&rdo;
未等曹真說完,曹丕便擺手道:&ldo;子丹謬矣。若是讓四弟抄《孝經》,恐怕不止丁夫人,就連父親也會不滿,到時處罰恐怕會加重,我也是為他好。&rdo;
曹真聽完,瞭然地點了點頭道:&ldo;說得也是。&rdo;
這時曹丕卻是長身而起,從書架上拿了一部《孟子》下來,繼而取過刻刀,便在竹簡上刻了起來。
曹真見到,大為不解道:&ldo;二公子作甚?&rdo;
曹丕頭也不抬,隨口答道:&ldo;抄書。&rdo;
[]
第二卷 爭奪兗州 第一百四十八章 《權書》
這邊曹植拿著《公羊傳》離開了書房,邊走卻是邊咒罵道:&ldo;該死的曹丕,我也沒有得罪你,怎麼就要如此為難我!&rdo;
說起來,曹植自從來到漢末所生活的這幾年裡面,倒是沒有覺得曹丕的性格如歷史上記載那麼差。在曹植眼中,曹丕為人沉默寡言,這個是天性使然,而且也很正常。畢竟人也有內向與外向之分,曹丕只是性格有些內斂罷了。除此之外,他對長兄曹昂十分敬重,與曹真為友也相善,對待曹彰和自己也能盡到做兄長照顧弟弟的責任。
因此,曹植對於曹丕雖然基於歷史的記載有些忌憚,但還是與其保持不錯的關係。只不過這次,曹丕為難自己,曹植卻是有些不忿了,出了書房之後便氣喘呼呼地回到自己的房中。
這時,著家僕請來的巧匠還未到,曹植拿著那捲《公羊傳》在房中來回走動,不時開啟《公羊傳》看了幾眼,見到上面那有如蠅頭大小,密密麻麻的字,知道自己要抄這麼多字的時候,曹植便感覺到一陣頭大。同時暗道:&ldo;真要抄這麼多字?肯定抄不完了!就算用那方法,只有一個月時間也不夠,該死的曹丕!&rdo;想到這裡,曹植氣憤之下,就要將手中的竹簡扔出去。
那厚厚的竹簡剛要離手,曹植心中忽然一動,連忙將竹簡捉住,驚喜地自語道:&ldo;不對,丁夫人並沒有要求抄什麼書啊!曹丕那小子說《孝經》那些大家都懂,不能抄太簡單的。那好,我就不抄大家都懂的,我自己寫一本不就可以了!&rdo;
這念頭升起,曹植越發覺得這個想法可行,反正丁夫人只要自己交五部書籍就可以了,也沒規定是什麼,那自己寫的當然也可以了。
想到這裡,曹植心中暗暗感謝曹丕一番,若非他不準自己抄《孝經》這類字數少的大眾書目,而硬塞一本《公羊傳》過來,自己也想不到可以自己寫一本書。只不過這想法確定之後,曹植又犯愁了,自己寫對於字數的控制完全是自己說了算,但是要寫些什麼曹植一時之間也拿不定主意。
既然是要寫書,那自然不能拿些詩賦來濫竽充數了。曹操本人雖然提倡詩賦,但那其實只是曹操與世家對抗的其中一種手段,在這時代的人眼中,詩賦只是小道,正道還是要數經學和文章。
曹植回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