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奪女觀.胭脂城6(第1/7 頁)
1931年9月18日,日軍進攻瀋陽,九·一八事變爆發,由於當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軍迅速佔領中國東北。1932年1月28日,日軍進攻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中日軍隊第一次全面對抗和較量。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1931年,東條英機謀劃、策動武裝侵略中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後,東條英機出任關東軍憲兵司令官來到中國東北。七七事變後,東條英機率日軍直撲察綏和晉北,並炮製偽“察南自治政府”。這個偏激的日本右翼法西斯分子,1931年8月任參謀本部整備局動員課大佐課長,“九·一八事變”時,日本各政黨對軍部所持放任態度不滿,東條英機馬上對政黨發表的不利於軍部的言行進行了“調查”,指控這是“挑撥軍民關係”。1933年3月,東條英機被任命為陸軍少將,同年11月任軍事調查部部長。1934年3月,東條英機在軍事調查部長的位置只坐了四個月,便被調到陸軍士官學校,隨後又先後任職於步兵第24旅團和第12師團司令部。
1935年9月,陸軍部人事局長後宮淳,東條英機在陸軍幼年學校時代的校友力薦東條出任關東軍憲兵司令官,而東條英機正是以此為跳板開始了他向日本法西斯最高權力中心的衝擊。日本以武力強佔中國東北後,為了實現對偽滿洲國的所謂一元化統治,於1932年便出臺了所謂的《八八》決議,隨後又於1934年將日本駐偽滿洲國的機構進行重新整頓。自此時起,關東軍實際上掌控了偽滿的政治、軍事、外交以及經濟大權,關東軍司令官也就成了太上皇。東條英機所任憲兵司令官一職,按照規定同時兼任日本駐滿行政事務局長的要職。東條英機到任後,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扶植自己的黨羽。在此之前,關東軍憲兵隊僅僅是一個編制僅200人左右的隊伍。這點微不足道的力量,當然無法滿足東條英機的需要。於是他迅速從日本本土、臺灣以及朝鮮等地調集了一批得力干將,併為他們在憲兵隊裡安排要職,在短時間內培植了對其忠心耿耿的親信。
以上是東條家族東條英機的罪狀。
1932年,犬養毅的政黨聯盟內閣因法西斯軍人發動五一五事件而瓦解,犬養毅本人在政變中被暗殺。海軍大將齋藤實組成了新內閣,這屆內閣對軍部的囂張採取妥協的態度,希望軍部能“尊重”內閣,形成“舉國一致”的局面。此時的日本正一步步走向對外侵略擴張的法西斯道路,軍部力量不斷膨脹。廣田弘毅此時取代內田康哉出任新內閣的外相。
中國東北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扶植傀儡皇帝溥儀建立所謂的“滿洲國”後,開始向華北伸出侵略之手,日本的侵略激起了全中國人民的反抗,廣田弘毅在種背景下出任新外相。廣田弘毅實際上是積極主張對華侵略的,但同時,他又是一個深諳外交之道的資深外交官。因而,廣田弘毅盡心盡力為法西斯侵略者出謀劃策,採用對中國人民反抗的巧妙外交手段來實現最終的侵略目的。前外相內田康哉奉行“焦土外交”的政策,讓日本政府正式承認了“滿洲國”並退出了國際聯盟,獲得了短期目標的完成。廣田弘毅上任伊始就以和平使者的形象承諾,“在我充任外相期內,是不會發生戰爭的”,並且宣佈實行“協和外交”。
他這樣做實質並不是出於維護和平的好心,而是維護在華既得侵略權益,鞏固“戰果”,同時,獲得國際社會的諒解,改變日本在國際上的孤立狀況。
1933年,廣田出任外務大臣,雖然高唱“和平外交”,卻支援日本政府和軍方對中國的侵略,加緊從外交上擠壓中國。這一時期,日方先後迫使中方訂立“何梅協議”和《秦土協定》,並積極推動“華北自治運動”,圖謀將華北從中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