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借雞生蛋的妙計(第1/2 頁)
李宜年此時也困惑地看著劉安。
“劉安賢侄,剿滅山賊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些山賊不僅狡猾,而且據守的山寨往往都是易守難攻。基本都很難攻破。
就算我們花血本,派大軍攻破山寨,將這些山賊滅了。很快就會有流民佔據山嶺,成為新的山賊。
這些山賊根本剿不完。”
李宜年剛剛還對劉安抱著極大的期望,但是聽劉安提出剿匪,他馬上便又對劉安失望起來。李宜年還以為,劉安只懂軍事,不懂治世之術。
如果劉安簡單地只懂軍事,那劉安對李宜年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了。
畢竟,他們南陽不是軍事重鎮。他們南陽的彌勒教問題,說到底,其實是民治的問題。軍事手段只是輔助,關鍵還是要用民治的辦法,解決根本。
劉安淡淡一笑。
“李世伯,我說的剿賊,並不是簡單地出動大軍,強行將這些山賊剿滅。而是說,想辦法將這些山賊招安,讓他們替朝廷守護山嶺。
這樣,他們自然就不會再與朝廷為敵,更不會去打劫官府的運糧隊。
那些流民失去了山賊的支援,對官府運糧隊的威脅也就會大大降低。
到時候,我們再將這些流民招過來修造水利,便可以解決他們的吃飯問題。
而興修水利,又可以大大提升田地食糧的產量。可謂是一舉兩得。
這些流民有了工作以後,便不用再捱餓,自然也就不會冒著殺頭的風險,跟彌勒教去造反。”
李宜年聽完劉安的解釋,頓時一喜。
“劉賢侄這個辦法好!”
說完,李宜年馬上又露出愁容。
“興修水利不難。但想招安山賊,就不容易了。
這些山賊人數眾多,十幾處加一起,不下三千人。咱們南陽府想要全部招安,只怕沒有這個財力。”
劉安馬上道:“李世伯,如果我能想辦法把這些山賊招安,又不用官府花錢。您覺得怎麼樣?”
劉安其實在給李宜年出剿賊的主意時,便已經做出了這個決定。
劉安打算親自帶隊,在南陽周邊剿匪。然後再用他訓練的新兵,替代這些山賊。對外,他們還可以自稱是被招安的山賊。
這樣一來,李宜年和朝廷就不會派大軍攻打他們。劉安便成功解決無法私養兵馬的問題。
同時,劉安還可以幫李宜年解決南陽的匪患,得到李宜年的信任。
這個借雞生蛋的妙計,是劉安臨時對自己原來“養山賊”計劃的一個最佳化。這樣的最佳化,可以讓劉安他們付出更小的代價,得到更大的回報。
李宜年自然不知道,劉安要借他這隻雞,下自己的蛋。聽完劉安的話,李宜年雙眼都放起了光。
這些天,他與他侄子李元廣他們一直在討論,如何處理這些山賊。最後得出的結果,無論是派兵圍剿,還是用錢銀暫時安撫,讓他們別再幫忙彌勒教。至少都要花費三十萬兩銀子。
李宜年雖然現在已經是整個南陽郡最有權勢的人,但他想要在短期內湊足三十萬兩白銀,也根本沒辦法做到。
因此,李宜年才要借今天過五十大壽的機會,請來南陽的鄉紳名流。
李宜年請這些人,主要也是為了收禮,好為解決山賊的問題湊銀兩。
但是李宜年剛才看了一下眾人送的禮物,雖然東西不少,但是加一起,最多也就能值個四五萬兩。距離三十萬兩,還差得遠。
現在聽劉安說,不用他花一文錢,便能把這些山賊招安,李宜年自然興奮。
不過,李宜年興奮過後,又有些懷疑。
在李宜年看來,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僅是李宜年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