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除夕夜的同與不同(上)(第1/2 頁)
顧南梔記事以來就對過年沒什麼好印象。
蘇家過年的慣例,一大家子要在白老太太這裡吃大年三十的年夜飯。隨著白老太太年歲增高,一家人改為去大姨蘇冰清家吃團年飯。
白老太太和大兒子媳婦不對付,恨不得年年飯桌上都要吵起來。不過白老太太看得順眼的人也不多,她也經常拿大女兒開刀。
白老太太日常每天都要挑外公的刺,逢年過節大家湊在一起,又要跟大舅媽吵架,對大姨進行教育。
以前還只是打打電話、當面吵吵。後來智慧機普及,白老太太學會之後,開始時不時的在家庭微信群內深夜開戰。那架勢,儼然一副太皇太后的語氣,沒人能違揹她的意願,也沒人能讓她滿意。
除了外婆的大嗓門,顧南梔對過年的印象還有父母的爭吵和父親不可理喻的傳統思想。
顧嘉誠趕在年二十九返回燕市,他家人不在燕市,這麼多年他也沒怎麼帶妻兒回老家。
他對家鄉總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總想跟家裡一大幫子親戚斷絕關係,但又放心不下還在世的老母親,所以有時會突然初二回襄市,不提前告訴任何人。這麼多年以來,顧嘉誠大多數也都跟著蘇年雪這邊一大家子一起過年。
顧嘉誠在吃食上挑嘴,每年團年飯回家後都要抱怨蘇年雪大姐太小氣,團年飯也不整幾個像樣的菜。每當這時,蘇年雪都會揶回去,說是顧嘉誠太挑剔。這是顧南梔家裡每年過年都要上演的情節之一。
顧嘉誠其實一直有個心願,就是想要個兒子,礙於他們夫妻倆都是國家公職人員,獨生子女又政策實行了多年,他才沒有強行要生二胎。
但他的執念一直都在,每到過年這股勁就起來了,喝多了都要拉著老婆和女兒說些不著邊際的話。什麼要生兒子啦,兒子才能繼承他們顧家的血脈,女兒將來生的孩子終究不姓顧。
前世,到了顧南梔上高中期間,顧嘉誠的這種心思和遺憾愈演愈烈。上輩子顧嘉誠因沒有跟著領導去江城發展,因此後來工作也一直沒有晉升,導致他整天鬱郁不得志。
在這種情形下,顧嘉誠想要兒子的心思更是難以剋制。每天小酒一喝,就拉著女兒絮絮叨叨,“等你上了大學,我就跟你媽離婚,找個阿姨,給你生個弟弟。你那些哥哥弟弟的都不靠譜,都不是顧家人。”
顧南梔對於顧嘉誠的這番言論是十分憤怒的,每次聽到都會像被激怒的小獸一樣回擊,“你可以離婚,不要讓我看見你的兒子,否則別怪我做什麼不好的事。”
顧父的這種血脈執念,也是前世的顧南梔對這個家庭沒有留戀的原因之一。
她真的討厭過年,過年意味著她要面對這些她不想面對但又無法逃避的事情。
……
今天是除夕夜,顧南梔對重生後的第二個春節依舊沒有期待。
中午要去大姨蘇冰清家吃飯,等大姨夫開車來接還要一會。
蘇年雪把顧南梔拉到臥室,開始清算,“南梔,前年、去年我們家除了買房租房,剩下的開支裡,百分之八十的錢都花在你身上。”
前世和女兒算花銷的這一幕是發生在顧南梔上大學後,沒想到這一世居然提前了。可能是因為她重生之後趕上了京市錄製節目,這一大筆支出導致蘇年雪覺得在女兒身上的花銷太大。
前世,上大學後,蘇年雪每年一次支出清算,清算顧南梔今年的花費,每月一次支出提醒,提醒這個月又給了顧南梔多少錢。
蘇年雪每一次提醒,都增加了顧南梔心理的一分愧疚感,好像自己的存在就是讓父母不斷的花錢。那時候,她沒辦法心安理得地享受大學生活,只想儘快畢業賺錢自立。蘇年雪每一次提醒,也削弱著她對這個家的依戀,她回家的次數逐漸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