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回京(第1/2 頁)
和賈珠達成約定後,隆正帝明顯放鬆了一些,至少賈珠暫時不會進攻大乾了。
雖然賈珠還是皇室的心腹大患,但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如果非要和賈珠硬拼,只怕大乾會亡在他的手上。
他現在也只能相信後人的智慧了,萬一賈珠突然暴斃呢?萬一賈珠的繼承人是個廢物呢?萬一他們李家也出一個麒麟子呢?
隆正帝道:“今日所言,朕必信守承諾,望卿亦如是。”
賈珠道:“陛下放心,古語有言,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末將定當守諾如山。”
隆正帝拍了拍賈珠的肩膀道:“朕本應為你接風洗塵,大宴群臣,但想必你也急著回家,我們君臣便不做這些虛禮了。”
隆正帝也是考慮到賈珠肯定不敢吃他提供的食物,如果賈珠這個主角不吃,到時候多尷尬,所以才免了這個流程。
賈珠道:“謝陛下體恤。”
然後隆正帝和賈珠便從亭子中走了出來,文武百官見兩人和顏悅色,便猜到他們可能已經達成了某些不為人知的條件,應該是不會發生戰亂了。
百官內心的忐忑終是消解了一點,畢竟誰都不希望發生戰爭。
然後,隆正帝邀請賈珠同上御輦,一起回城。
隆正帝的目的不過是讓百姓們看到他對賈珠的恩寵,以民意脅迫賈珠不要任意妄為,忘恩負義。
賈珠也沒拒絕,他現在根本不擔心有人說他僭越,賈珠就是要讓百官和百姓們熟悉這種變化。
在大乾,三綱五常和君臣父子的觀念深入人心,短時間內很難改變,賈珠只能一點點讓百姓們忘掉他是臣的印象,儘可能往君上靠。
皇家禁軍在前面開路,身披華麗鎧甲,手持長戟,步伐整齊,看上去氣勢恢宏,但在賈珠眼裡,不過都是些花架子。
有精力做這種表面功夫,不如去練練殺伐本領,真上了戰場,不是賈珠手下將士的一合之敵。
不過他們存在的意義本來就不是為了打仗,更像是演員,就是為了表演,這也不怪他們,只能怪隆正帝所謂的排場和顏面。
如果隆正帝的顏面是靠這些禁軍儀仗撐起來的,那麼今日和賈珠妥協,也就不難理解了。
儀仗隊後面是樂隊和舞姬,絲竹之聲悠揚,舞步之美輕盈,只能說隆正帝確實是懂享受的,趕路的時候都要搞這些。
對隆正帝而言,這些才是正常的,是出行的標配,自他登基以來就一直如此,是維護他身份和威嚴的禮制。
腐朽是到骨子裡的,身處其中的人根本就不會覺得那是腐朽,只會當作是正常。這也不能怪隆正帝,要怪就怪千百年來的帝王都是這樣的。
莫名其妙就將身份地位和外物掛鉤了,人們到底敬的是物還是人?
比如說龍袍,到底是人穿上了龍袍就是皇帝,還是皇帝不管穿什麼,他都是皇帝?
皇帝如此,普通百姓也是如此,常言道人靠衣裝佛靠金裝,一個人會因為衣服的不同就發生本質的變化嗎?
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但人們就是改變不了這種觀點,何不單獨把衣服供起來呢?
同樣的,所謂的頭銜、官職、標籤都是一樣的道理,這是在崇物,而不是在敬人。
人與人的關係,表現為人與物的關係,進而成為物與物的關係,這不是人的世界,而是物的世界。
人與人不平等也就算了,物與物都不平等了,難道說這樣的世界是正常的嗎?
這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被很多別有用心的人故意引導的,要實現人的平等,先要讓物平等。
樂隊之後,才是隆正帝的御輦。
道路兩旁,神京百姓夾道歡迎,氣氛熱烈,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