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社會演變(第1/3 頁)
其實安東尼奧多慮了,賈珠短時間內不會再動刀兵,統治鎮壓土著勢力也需要不少時間。
荷蘭殖民了那麼大片土地,盤踞的土著勢力和政權也有不少,他們都是荷蘭扶持起來管理本地人的,賈珠要將這些人也徹底拔除。
這些人要麼是服務於荷蘭殖民者的買辦,要麼是大地主,留著他們後患無窮。
既然要統治這片地區,賈珠就要趁這個機會一次性將他們全部清除乾淨。
四、五、六月,賈珠一直都在著手做這件事。
當然,對暹羅和真臘的行動也在同步進行,不過並不是軍事行動,而是文化入侵。
賈珠派了不少人去暹羅和真臘暗中宣傳賈珠在各地執行的政策,對普通百姓而言,分錢分地有巨大的誘惑力,而且不需要他們額外付出什麼。
派出去的這些人並不是漢人,而是東籲、南掌、安南和茜香人。
漢人宣傳可能沒有什麼說服力,但是這些昔日的鄰居去宣傳就不一樣了。
大家都是一樣的人,以前都過著差不多的牛馬生活,但是短短一兩年,對方就衣食無憂了,這種刺激是巨大的,他們怎麼能不羨慕呢?
如果大家都是牛馬,他們也可以甘心繼續做牛馬;但突然發現昔日共同勞作的牛馬今日卻已經變成了人,如何能使他們不心生嚮往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鮮明的對比使得兩國普通百姓無比期待賈珠能帶兵去解放他們。
對於現階段的他們而言,賈珠的政策有利無弊,所以對他們充滿了吸引力。
這就是賈珠想要達到的效果,他主動帶兵打過去,和人民期盼他帶兵打過去,有完全不同的意義,對於佔領後的治理,也有重要作用。
暹羅和真臘朝廷也沒閒著,他們將賈珠的政策說成是歪理邪說。
地主家的土地也不是從土裡長出來的,貴胄家的金銀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他們擁有這些土地和金銀都是靠自己辛勤的勞動、無盡的智慧、卓越的能力慢慢積攢下來的,合法擁有,應該受到保護。
如果今天,賈珠分了豪紳地主的土地金銀,等他們將來積攢出土地金銀,也會被賈珠瓜分掉。
別說,這樣的話,還真有人信。
任何形式的剝削都披著一件看似合情合理的外衣,否則它就不可能說服人,讓普通百姓甘願被剝削。
土地兼併是怎麼發生的?和勞動、智慧、能力有關係嗎?
貴族總是擁有最好的土地,且通常是免稅或少稅。一旦國家遇到自然災害、戰爭或者其他事情需要加稅的時候,老百姓就可能面臨土地的收成還不夠交稅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種地還不如不種,至少不用交稅,於是便會低價賣給不用交稅的貴族。
失去土地的百姓靠什麼維生?要麼成為佃農,要麼依附於這些貴族生存,自然而然成為下等人,不得不依靠那些所謂的上等人才能生存。
這還是自然條件下的土地兼併,並不涉及任何權力的濫用,以及仗勢欺人的情形。
但它就是自然而然演變成了這樣,土地這種生產要素慢慢向貴族集中。
事實上,大貴族們往往會透過各種手段,加劇這個過程,巧取豪奪、官商勾結都是屢見不鮮的方式。
然而在他們得到財富的同時,也在一步步將自己送上斷頭臺。
失去土地的百姓們日漸沒有活路,於是爆發革命,重新洗牌,開始新一輪的重複。
就沒有人看到這個問題嗎?幾乎所有人都看到了。
歷朝歷代都針對這個問題提出瞭解決措施,但是很遺憾,沒有任何一個朝代將其真正解決。
小農經濟是這樣的,商品經濟時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