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佔領孟養(第1/2 頁)
前兩個月,東籲軍在雲南勢如破竹,幾乎沒付出什麼代價就佔領了雲南的五座府城,掠奪了大量財富。
阿那畢隆的聲望在國內如日中天,甚至已經到了比肩開國君主的程度。
不僅統一了南北緬甸,打跑了葡萄牙人,如今更是打入大乾境內。
在南亞和東南亞這些小國眼中,大乾就是名副其實的天朝上國,地大物博,兵多將廣。
如今東籲國在大乾能取得壓倒性的優勢,怎麼能讓他們不振奮?
雖然是趁虛而入,根本沒打過一場硬仗,但阿那畢隆覺得大乾也不過如此。
直到東籲軍在大理府戰敗的訊息傳回王都,進攻大乾的三萬東籲軍幾乎全軍覆沒。而且乾軍還在向東籲行軍,即將進入東籲國土,東籲舉國震動。
從勝利到失敗的突然轉變,給東籲國民澆了一盆冷水,讓他們認清了自己的身份。
但是也還不到恐懼和投降的程度,畢竟進攻的乾軍只有幾萬人,要想拿下整個東籲還是不太現實。
東籲王朝的國土面積約有兩個雲南那麼大,人口四百多萬,其中緬族約三百萬,撣族近百萬,剩下的就是人口只有幾萬十幾萬的小民族。
全國有十幾萬軍隊,如今覆滅了三萬人,至少還有十萬軍隊。
東籲王朝的王都就在東籲,也是因為在此建都而得名的,王都位於最南端。
如果賈珠要帶兵從北邊一路打到王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東籲國民雖然擔心,但對阿那畢隆還有信心。
畢竟他們之前贏了那麼多次,大乾也不過只是贏了一次而已。
王都的阿那畢隆緊急和朝臣們商議,應該如何應對大乾的進攻。
最終決定一邊派使臣出使大乾,願意歸還從大乾掠奪的財物,兩國重修舊好。
另一邊調兵從北到南佈置三道防線,尤其是重兵防禦第一道防線,阻止乾軍南下。
十萬將士,如果平均分佈到國內每個城池,那就是最傻的打法,挨個送菜。
阿那畢隆決定在第一道防線陳兵五萬,第二道防線三萬,最後一道防線兩萬。
最後一道防線並不是用來防賈珠的,在王都周圍屯兵,是為了防禦國內其他反叛勢力。
如果賈珠都打到王都來了,那也該是投降的時候了。
主要防禦策略還是依靠城池,但是要在城池內外佈置大量的拒馬和陷馬坑,讓乾軍的騎兵發揮不出威力。
只要削弱了騎兵的作用,就算乾軍有火炮,東籲也還有一戰之力。
當然,如果兩國能不打仗最好就不打,一來賈珠率領的這支軍隊確實太強了,二來戰區都在東籲的城池,對他們不利。
與其讓城池被戰爭破壞,東籲百姓遭受戰亂之苦,還不如將之前在大乾掠奪的財物全都送回去。
阿那畢隆派出了兩路使者,一路去神京,和隆正帝和談;另一路來聯絡賈珠,畢竟賈珠才能決定兩國能不能打得起來。
就算隆正帝同意和談,至少也得一兩個月之後了,期間必須要穩住賈珠。
在阿那畢隆調兵佈置第一道防線之前,賈珠剛進東籲就帶兵佔領了東籲最北邊的孟養宣慰司。
隨後東籲的使者才聯絡上賈珠,賈珠既沒有同意休戰,也沒有繼續進攻,只是在孟養南方屯兵,和第一道防線的東籲軍對峙。
為了收買賈珠,阿那畢隆送給賈珠大量金銀財寶,就是希望賈珠在兩國和談之前不要南下出兵。
至於被賈珠佔領的孟養地區,現在肯定要不回來,只能在和談的時候,請求大乾還給東籲。
東籲防守都很吃力,哪有餘力主動進攻被賈珠佔領的地區。
東籲又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