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007(第2/5 頁)
子裝在十二個箱子裡,派了一隊帶刀侍衛送來,很明顯是故意搶晉王昨日的風頭。
劉子嶽聽說之後,笑開了花,這樣的“良性競爭”給他來一打都不嫌多,可惜這樣的羊毛只能擼一次。
楚王就沒那麼高調了,他也送了五千兩銀子,恰好比太子少一些,跟晉王一樣。既不突出,但也不落人後,非常符合他的身份。
所以說啊,送禮也是一門學問。
劉子嶽收了禮,熱情地將人送走,還說不日會宴請諸位哥哥,感謝他們的饋贈,讓這些人回去稟告他的哥哥們,過幾日再正式下帖子。
等人走後,劉子嶽開始清點銀子,加上晉王昨日送的五千兩,他總共收了兩萬一千兩銀子,抵得上他兩年的俸祿。果然,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啊,再湊湊,爭取出發前攢個十萬兩,到了南越也不愁沒錢花了。
“陶公公,將這些銀子入庫吧,讓人打幾百個能裝一千兩銀子的箱子,回頭這些都帶走。”劉子嶽吩咐道。
平白得了這麼大筆銀子,陶餘對劉子嶽佩服得五體投地,歡喜地應下:“好嘞,殿下。”
銀子的事完了,該說府中的人事了。
劉子嶽問:“昨日除籍的奴僕都出府了吧?”
陶餘點頭:“都走了,如今府中還是四十多名奴僕,有些捉襟見肘,要不要安排人去買些願意跟咱們去南越的?”
“夠了,府上就我一個主子,沒人住的院落,直接落鎖便是,不用管。”劉子嶽一口否決,他可不想養這麼多閒人,“將留下來的這些人員的名單給我拿來。”
陶餘連忙差人去拿名單。
相較於奴僕這長長的名單,屬官這一欄就有些慘淡了,只有七個名字,為首的便是冉文清。
劉子嶽有些錯愕。若說他府上大多屬官都是混日子養老的,那冉文清絕對是個例外。
冉文清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外放做過地方官,回京後又在國子監任過職,不過一直不受重用,去年入了平王府擔任王府長史。
雖然平王府沒多少政務,但他每日兢兢業業的,每旬都會向劉子嶽彙報,若是劉子嶽沒興趣或是不在府中,他也會將各種卷宗整理成冊,遞上來請劉子嶽
過目。
劉子嶽雖然自個比較鹹魚,只想混吃等死,但並不妨礙他欣賞這種認真盡責的人。
冉文清雖說官場不怎麼得志,可好歹也宦海沉浮了十幾年,多少有些人脈。不至於無路可走,只能跟著他流放南越。
像比冉文清地位低一些的司馬張明洞便找到了新去處,昨日已經離開了平王府。
琢磨片刻,劉子嶽道:“讓他們七人過來見我吧。”
陶餘連忙吩咐下人去請冉文清幾個。
冉文清七人既然打定了主意跟平王共進退,今日都來了王府當值,所以沒多久人便都到期了。
劉子嶽掃了一眼,發現除了冉文清和郭誠,還有典軍鮑全比較熟以外,餘下的四個官員都有些面生,想了好一會兒才記起,他們分別是七品戶曹參軍事王默,正八品參軍事徐翔,從八品典籤宋泓申,正九品尉田建安。
除了冉文清和鮑全外,都是低階官員,甚至是不入流的官階,而且全是中年人,估計也是沒什麼好去處才會選擇留下。
對這種情況,劉子嶽早有心理準備,談不上多失望。他擺手道:“諸位大人請坐,今天將你們請來,是有事要交予爾等,但在這之前,我還想再確認一次,你們真要跟我去南越?”
沒人出聲,書房裡一片靜寂。
還是劉子嶽出言打破了寂靜:“若是反悔想走的,現在可以收拾東西離去。若不走,那明日我便稟明瞭陛下,將你們加入流放的名單中,屆時便沒了轉圜的餘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