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2/4 頁)
,不由得心中激憤,出槍愈急。眾人凝神注目之下,只見紅纓閃動,高彥又是一槍疾探,徑取對方咽喉、右胸、小腹三處要害,金兀朮朱雀斧回架,同時閃身疾躲,避過咽喉、小腹二處,眼見這右胸的一槍是說什麼也躲不過去了。金兀朮正閉目待死,忽聽“當”地一聲輕響,一支羽箭破空而來,正射在槍尖之上,將高彥這一槍蕩了開去。
金兀朮、高彥二人急向來箭之處一看,卻見徐逍立馬提弓,微笑道:“高大哥,以小弟愚見,不如留下此人性命,待殿下發落吧?”高彥道:“徐兄弟說的是,是為兄僭越了!”當下長槍平伸在前,輕點在金兀朮右胸之上,凝槍不發。
高彥正欲叫軍士將金兀朮拿下,忽見身前不遠處軍士紛紛趨退兩旁,讓出一條道路來,跟著便見趙瑗縱馬與趙仲謀、卓清及楊泉、虞允文眾將一起馳入。高彥道:“啟稟殿下:末將幸不辱命,已擒得金兀朮在此,聽憑殿下發落!”趙瑗縱馬緩行數步,來到高彥身側,凝目向金兀朮一望,只見這位金軍統帥此時神情沮喪已極,頭髮散亂,早已不見了昔日威風八面的模樣,心下略一沉思,說道:“高大哥,放了他。”眾人一聽,尤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齊向趙瑗投來疑問的目光。卻聽趙瑗說道:“今日且教大金國的平昌王爺見識見識我天朝上國的胸襟與膽略!”
眾人一聽,無不暗贊秀王胸襟廣闊。高彥尋思:“平心而論,金兀朮實不愧是一位英雄,放眼當今天下也只有秀王殿下與韓、劉兩位元帥等寥寥數人可與相比,休說他先前以寡敵眾,席捲中華北國半壁江山的英雄舊事,單是千里求賢,南下招降自己一事,便足以令大宋歷朝千百王侯黯然失色!若不是其人在金,各為其主之故,只怕自己早在他麾下聽命調遣了。”繼而又想:“先前只見殿下智謀過人、禮賢下士,不想其人之胸襟竟也如此廣闊!看來我高彥還真是遇上百年難得的明主了!”
趙瑗長劍指處,眾軍士分向兩側退開,讓出一條數尺寬的道路來,容他單騎透過。金兀朮滿面羞慚,倒拖朱雀斧,低頭縱馬向北落荒而去。
趙瑗命人豎起降旗,金軍但降者盡皆免死。重圍之中,眾金軍早無鬥志,又見元帥單騎落荒而逃,皆不願再戰,五千餘人一齊棄械投降。趙瑗心想:“此戰功得圓滿,總算是為我大宋萬千百姓出了一口惡氣!”當下留孫驥引三萬餘人受降,拔馬便欲與眾將南迴。忽聽遠處一人大叫道:“金兀朮,看你往哪兒逃!”眾人聞聽,急向聲音來處一齊望去。只見一騎自北向南飛馳而來,馬上一將身村魁偉,面如黑炭,虯髯戟張,揮雙鐧截住金兀朮去路,口中大聲呼喝,定要教金兀朮留下項上人頭,才肯放他歸去。趙仲謀與承天寨下眾人一看,卻不是牛皋又是何人?
原來牛皋自當日與趙仲謀分別,徑往吉、衡、潭、鄂諸州“奉旨調兵”,卻不料各處兵馬早被趙瑗呼叫一空,任由牛皋手執“尚方寶劍”,也再調不得一兵一卒。牛皋無奈,也只能無功而返,心中打定主意,若是趙仲謀救不得嶽經,自己不自量力,也定要前去相救,將一腔熱血盡灑在沙場之上,也當可報答嶽大哥的一番恩義了。於是牛皋由江州北上,徑往濮陵城而來。不料到得長江南岸,卻不見一條渡船,只聽沿江百姓說起,南岸船隻已被官兵徵調一空。牛皋心急如焚,只得沿江西行,直行出百餘里,才尋得一條漁船,渡過了長江。牛皋由西向東疾縱馬向濮陵而去,也正為此,才不曾與趙瑗大軍相遇。牛皋趕到濮陵城中,但見城門大開,城內城外空無一人,不知戰事如何,不由得心急如焚,便即循跡向南而來,不想卻在此處遇上了金兀朮,卻又哪裡知道這位昔時威風八面的金軍統帥,竟是被擒之後為秀王放回的敗軍之將。
金兀朮與岳飛爭戰半生,又怎能不識他帳下的黑麵老牛皋,此時狹路相逢,被牛皋提鐧攔住去路,不由得大怒,大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