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龐婉妤的復仇(上)(第1/3 頁)
1.受騙
龐婉妤正在上大學四年級,她的專業是新聞。因為功課不是很緊張,她一直在尋找勤工儉學的機會,正巧,她的手機收到了一條簡訊,來信的人暱稱是“知心姐”。“知心姐”說可以提供這樣的工作機會。
好多天沒有通話記錄的龐婉妤,一天出現了十九條通話記錄,這十九條通話記錄全部來自同一人,就是“知心姐”。
“知心姐”果然很“知心”:“我們在電商平臺有一家網店。現在的電商平臺對我們商家的考核很嚴,雖然我們的產品很好,但是知名度低,需要用交易量和好評率來提高店鋪的知名度。”
這是一種聽起來令人無法懷疑的理由。
“我的工作是什麼?”龐婉妤問。
“就是假裝是使用者,在網路店鋪下單。”
“我買東西的錢呢?”
“錢馬上就退還。報酬是交易量的10%,跟退款一起付。”
網購流程對龐婉妤而言就如同爛熟於心的新聞原則一般,凡在學校超市看不中的東西、買不到的東西,網路總是不二的選擇,“知心姐”說的這種好事沒理由不答應。“知心姐”告訴她點選簡訊息上的連結。第一天龐婉妤做了三單,一共是150元,店鋪總共付了她15元。連續做了三天,她拿到了560元。
第四天,她買了1300元的商品,按照“知心姐”的說法,她能拿到130元的報酬。但是到了第五天,她沒有收到退貨的錢和報酬。
“知心姐”說因為她下單的時候超時了,需要連續補10單才可以拿到退款和報酬。
接下來的10單花光了龐婉妤半個月的生活費,1200元去到了她不知道的地方,但她相信錢還會回來。
“知心姐”給她發來一個連結,說透過這個連結給她退款和發放報酬。她開啟連結,發現需要輸入銀行卡卡號和密碼。她摁下了幾串數字,但是錢沒有到賬。龐婉妤有些急躁,“知心姐”回答說:“是這樣,系統出了問題,現在我在後臺手工操作給你退款,你把手機上收到的驗證碼發給我。”
龐婉妤別無選擇,幾乎是在同時,她的手機“滴滴”聲不斷,她期盼中的錢沒有收到,收到的卻是銀行的動賬通知,銀行的簡訊通知她,她的銀行卡在購物網站透過快捷支付總共支出7500元。
龐婉妤發呆,她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購物網站。匆忙之中撥通了銀行的服務熱線,銀行服務小姐姐用甜美的聲音告訴她,可以凍結她的銀行卡,但表示錢已經付出,銀行自己無能為力,建議她去公安機關報案。
在派出所,接待的警察告訴她,她遇到的是“刷單”騙局,但破獲案件需要時間,告訴她要等待。
2.第一家兼職的公司
在自小就爭強好勝的龐婉妤眼裡,被騙這種事情是一種恥辱。走出派出所的那一刻,她決心獨自嚥下這枚苦果,她的爸爸媽媽看到的是一如往常的那個陽光快樂的女兒。生活上的窘迫咬牙節省開支就能熬過,很快她又找到了一個打零工的機會,但對詐騙分子的憤恨始終揮之不去。沉下心來,一種堅毅和果敢在心底萌動,她打算將在課堂中學到的暗訪招數實踐一番。動手之前,她在猜測,像這種隱蔽的工作對學歷的要求可能不高,正好自己還沒有畢業。
她在一家招聘網站上釋出簡歷,用“刷單”作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結果是空白,換一組詞,按照“客服”“打電話”“網店”等關鍵詞搜尋招聘單位,顯示有二十個相關的職位。
龐婉妤的小情緒爆發,如決堤的洪水無法阻擋。給不同的單位投送的簡歷必須有少許的差異,接下來的兩個多小時裡,她的手指在鍵盤上“彈起了鋼琴”,再起身時已是腰痠腿麻、眼睛乾澀。她發出的簡歷大部分都石沉大海,只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