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應夢賢臣(第1/2 頁)
三顆頭顱切口齊整,想來便是被一刀梟首所致,而且血跡未乾,料想應是不久之前發生。
“呀,黃巾!”
圍觀眾人終於反應過來,這三顆頭顱上,不都纏著黃色布條嗎?
戰國時期,有齊人鄒衍創“五德終始說”,由此秦朝自稱得“水”德,劉邦立漢,自稱得“火”德。
而張角自稱得“土”德,以克漢朝,而土德對應的顏色便是黃色,所以便有了“黃”巾起義而不是“綠”巾起義。
(鄒衍和五德終始說,還真不是查資料知道的,而是以前看黃易《尋秦記》時記住的片段,懷念那時候的青春啊)
來人云淡風輕道:“來此道上,恰有七八小賊攔路劫掠,吾斬殺三人,其餘人一鬨而逃。若非吾心中焦急,趕路為重,賊子焉有命逃?”
嘶!
周圍人群紛紛倒吸涼氣!
你可是一個手握書卷,勾勾畫畫的文人啊,殺氣怎麼如此之重?
“仲德,汝一向勇猛,倒叫我等白擔心了!”說完,薛房拉著來人,就要往自己帳篷中走,卻不想被一陣拍手聲打斷——
“啪!啪!啪!”
二人循聲望去,卻見不遠處走來一少年和一背弓大漢。
少年笑道:“如此方乃真文人風采!山東乃孔孟之鄉,孔夫子身高九尺六寸,周遊列國遇不平之事,是以理服人乎?或以‘力’服人罷!這位仁兄之舉,盡得孔聖之精髓矣!”
黃忠雖然跟著夏凡,早就不知道聽到多少新奇之語了,但首次聽到夏凡如此解讀孔子,還是忍不住“噗嗤”一笑。
那文士並未動怒,而是反問道:“還未請教閣下何人?至此所為何事?”
夏凡拱手道:“蒙名士許子將錯愛,僥倖得一‘流螢’名號,不知先生可曾入耳?”
文士聞言一鬆,卸下緊張,撫須笑道:“久聞夏凡才氣斐然,更氣度不凡,今日一見,當真如此!”
薛房大喜道:“大才子當面,吾竟不識!該死,該死!”
夏凡笑道:“竟不想區區微末之名,商人亦知?”
薛房見狀,更是拍馬讚道:“公子莫怪吾言語粗鄙!坊間戲言,千金易得,夏詩難求!夏公子詩才無雙,誰人不知?且不提《短歌行》這等名篇,單那荀宅外所作《針》與襄陽所作《小松》,以及淮陰流傳《詠黃忠》,早已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
說到這,薛房搓著雙手,一臉諂媚道:“只是……只是不知今日,能否見識下公子新作?”
商人本性逐利,向來是無孔不入創造機會,所以沒有抹不開面子一說。
文士本欲出言阻止,又轉念一想:“且以此試他一試,瞧一下此人是否真才!”
夏凡也存了露一手、立個下馬威的心思,於是指著文士腰中劍道:“《述劍》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好詩好詩啊!夏公子才思敏捷,出口成詩,佩服佩服!”夏凡剛吟罷,薛房的讚美聲無縫銜接而來。
而文士卻心中一震:十年磨劍,磨得雖是劍,未嘗不是磨得心中所學?劍出飲血,鋒芒畢露,莫非吾亦至出鞘之時?
見夏凡望著自己,文士自知失態,趕忙道:“公子詩才,歎為觀止!此地風大,還請夏公子帳中一敘!”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話說錦衣自取得信物後,一路疾行,打馬趕往嵩山腳下。
圍繞山脈,繞行半日,路過三個村莊,皆不是馬家村,就連這三個字都沒有聽過。
“奇哉!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馬元義必不可能誆騙於我!只是這馬家莊究竟何在?”
錦衣一邊坐在地上,嘴裡嚼著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