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好在及時出局了(第1/2 頁)
楊義平安歸來,大家鬆了一口氣,中醫藥公司的成立提上日程。郝明爽快答應投資2000萬,袁倩倩聽說要開新公司,之前入股啟源集團的500萬轉過來入股中藥公司,亮子投資3000萬,加上楊義的2000萬,一共7500萬前期啟動資金,成立了康源中藥公司。
另外,“濟世堂”的陳甲技術入股,也是發起股東之一,一共就有五位原始股東。開啟了民間中醫秘方的蒐集整理和開發利用工作。
強記益智保健品的配方已經定下來,準備生產上市。這款產品亮子沒有采取買斷的方式,而是給了陳甲10%的股份,意思很明顯,就是希望今後長期合作。
眼下,亮子的事業版圖分佈廣泛,除了飲料保健品之外,已經涉及酒店、學校、手機、中醫藥開發。
與高才合作的手機廠這一年多效益不錯,就是自己成立的手機廠還在燒錢,員工越來越多,產品卻遲遲不能上市。當然,與亮子的要求有關,不走山寨套路,堅持高階機,從主機板、外殼、包裝等,全部由公司一手設計開發。
亮子的目的是打造一個響噹噹的國產品牌手機,起名叫“金亮”。自然不能和華強北電子城那幫快速走貨的廠家去比較。只是高才還是提醒亮子,之所以要快速走貨,是因為技術變化太快,一旦貨砸在手裡,就是一堆廢料。
可是亮子還是堅持己見,一如既往走自主研發之路。從飲料公司輸血越來越多,年底的時候好不容易出了一款產品,質量確實不錯,可是價格也不低,對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手機品牌,消費者接受都非常有限,要麼買國外品牌,要麼就用山寨機。
“金亮”手機賣不動,亮子這個時候好好分析市場現狀,結合自家產品價效比,客戶定位,重新調整戰略也可以。但是亮子認為主要問題是知名度太低,竟然請了一位一線明星做代言,鋪天蓋地大打廣告。
廣告轟炸,錢是燒的很快,可是效果甚微。接著推出的幾款手機,一款比一款賣得差。亮子才發現,主要原因不是知名度,而在於夾在品牌機和山寨機之間,兩頭受氣,價格沒有優勢,效能你怎麼也比不過國外品牌機,上下兩難,陷入尷尬的局面。
可是這種情況,一時半會扭轉不了。別說超越,就是平起平坐都不可能。亮子又不願意淪為山寨手機廠,如果那樣運作,幹嘛還另開一家手機廠呢?和高才合作,只管賺錢就可以了。
進退兩難之際,高才又再次告誡亮子,國外已經出現智慧手機,接下來可能是觸控式螢幕的天下了。現在的按鍵機就要退出歷史舞臺,要趕緊做出決策,不然真會深陷泥潭。
對於技術,亮子完全是外行,他哪裡會想到,未來的手機不僅僅是通訊工具,更是社交、閱讀,甚至是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
就在亮子手機廠的開發工程師們還在鑽研通話質量、電池待機時間、外觀設計等問題時,手機格局已經悄然發生改變。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智慧手機走向前臺。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上的技術,亮子和工程師們溝通之後,發現他們自己都只知道一些概念,要轉化成產品,純屬做夢。
如果硬要往前走,說不定投入就是無底洞。無奈之下,只得聽從了高才的意見,賤賣了手機廠。好在這個時候,山寨手機還熱鬧,還有人往裡衝,也就多少收回了一些資金,要是再過段時間,估計就真的只能當垃圾處理了。
亮子這次手機投資虧損上億,心情鬱悶,整整一個星期都沒怎麼說話,悶在公司裡喝茶。在亮子的投資生涯裡,這是第一次如此損失慘重,如果不是主營業務穩健,恐怕又摔得起不來了。
真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此時華強北電子城依然人山人海,可是高才已經出清所有自產的手機了,把廠房也退掉,僅僅就留下一間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