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繁華之地(第1/4 頁)
此處教誨天下,但賢人莊座落在桑海繁華之地,當地人的生活理念難以反映千百萬眾民的需求。
誰才是真正的蒼生疾苦?齊魯三英是否真正明瞭?
居高而行遠,有時甚至無法想象尋常百姓的生活狀態。
秦銘徐緩啟唇:“知恥者方有進取,善莫大焉。”
恭謹的態度溢於言表,“請問秦先生對於儒家的理解又有多少?”
張良詢道。
“三分而已。”
對方淡然道。
張良認 ** 對:“聖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秦先生是否願意為這三人之一,惠顧指點一二?”
秦銘所提及的三分之一,雖看似不多,但在張良眼裡,恐是他仰術極難企及的高度。
他所理解的儒學,似乎正是儒家缺之又缺的部分。
經過深思後,秦銘輕輕一請,兩人在書桌前落座。
張良抱持求知若渴的學生之姿,神情專注至極。
章邯見之嘆息,張良這位齊魯傳奇,素以荀子門徒最優 ** 稱頌於世,智勇雙全、軍事謀劃出色且兼具文才武略。
無論對其讚譽如何無邊,此刻見他在秦銘面前俯首求道,仍讓人心生敬佩。
反觀他揹負眾多重身份,仍然能不甘低下,虛心求學,這種德行足以證明他是真正的君子。
面對此景,秦銘沒有老師那種威嚴架子,卻滔滔不絕講述:
“儒家始自孔聖,推崇禮儀與博愛之理。
孔聖人身處春秋動盪時期,他反對藉助權威或法律來迫使百姓就範,認為德育的核心應是仁愛和禮法。
他所講求的禮,其實質是一種社會秩序規則,
仁,則是無上的德行準則。
自然,禮中有高低差序,如君尊臣卑、夫主女附的格局分明。”
“......”
“春秋爭戰中,諸侯為了稱霸逐鹿天下,偏重實力和利益,未將儒術以禮和仁的思想全面採用。
對他們而言,承襲的是周朝的禮儀核心——崇君與愛族。
於是誕生儒家提出的‘正名’概念。
執掌國家者務必符合君王道義,從政之人須契合臣臣職責,父親該履行父教,兒子需恪守子規。”
“......”
“正名雲:
名不正則言不明,
言不明則事物無成,
事物未成則禮樂興旺不得;
禮樂不通,則賞罰失調,
失調之餘,如鳥獸失其棲身之地。”
“......”
聽著秦銘的講解,張良全神貫注,彷彿穿越回初入儒家聆聽荀老教導的那一幕。
在他眼裡,秦銘的形象已與荀老融為一體,而自己變成了當年勤奮向學的學生。
片刻的恍神後,張良意識到秦銘先前所述僅懂儒學三分,如今聽起來何止三分,簡直是滿滿的十分知識!可能在他的認知裡,張良所理解的儒學只有一半。
一時間,張良念頭急轉:倘若能讓秦銘成為儒家一員……他的心境突然起了波瀾。
如果儒家能接納秦銘的觀念,儒學或能真正實現出治理天下的理想,讓儒教的精神遍及四海,人人受益其中。
但張良的思緒卻隨之黯淡,因秦銘所述的內容不僅包括儒家理論創新,還有時間維度,這讓他對自己的存在和世界觀產生了疑惑。
“儒家得益於董仲舒之改革,在中國 ** 中稱霸四百載。”
他聽到這些話,神色開始凝重,難以消化這個時空跨越數百甚至千年的資訊。
“……後來佛教和玄學興起,對儒學構成了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