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大梁的未來(第2/2 頁)
,驚喜交加,跪地高呼萬歲。
眾火槍衛聞聲,亦齊跪拜,心中對皇上的突然光臨既忐忑又敬畏。李安則面色莊重,揮手示意,聲音洪亮:“諸位辛苦矣,起來吧。”
眾人謝恩站起,士氣與氣度皆有所提升。特別是湯鎮邦,精神抖擻,他深知皇上非無意而來,從皇上的態度猜測,此行必有所獲。
湯鎮邦領命,急忙回營,下令火槍衛排列三列,命人立起人形靶子於三十米外。
隨著命令,三列火槍兵迅速解開身上火槍,提取火藥、子彈、鐵棍、引信等物,動作雖快,卻仍耗費了半分多鐘才將彈藥裝填完畢。
此等場景,皆顯大梁軍中,新舊交替之際,舊事新成之態,而未來之路,尚待開拓。
湯鎮邦高聲嘶吼:“發令!”
伴隨著他的號令,第一排的火銃兵迅疾點燃了引線,由於引線甚短,不足一息之間,便響起了一陣密集的砰砰聲。
李安側耳細聽,感到射擊聲頗為整齊,顯然是在彈指之間完成了射擊。
第一排火銃兵齊射之後,急忙下蹲,匆匆忙忙地裝填新的彈藥。
緊接著,“第二排,瞄準,射擊!”
隨著又一聲令下,再次是一串急促的槍響在短暫時間內完成。
就這樣迴圈往復,便完成了稱為“三段連射”的連續射擊,保持了某種穩定的射擊頻率,讓火銃在不絕如縷的齊射聲中,展現其威力。
李安稍作估算,每一槍的發射頻率大約在三秒多一點。而火繩槍的裝填速度卻極為緩慢,需耗時半分多鐘,根本無法維持連續射擊的效果。
若要達到無間斷的射擊效果,至少需要十排的連射策略。
完成射擊訓練後,湯鎮邦派人將靶子搬回,一一呈於李安眼前,報告著靶命中的情況。
八十個靶子,大多數都被擊中了三次,只有少數失準。
這成績尚屬正常,雖說火繩槍的精準度絕非現代火銃可比,但三十米左右的距離,其實還是能夠保持相當的命中率。
然而,問題在於三十米的距離,縱使是重灌步兵疾衝,也不過六七秒的事。沒有人能在此短暫時刻內再次發射。正因如此,這支耗資巨大的火銃衛隊,才會被束之高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