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第1/2 頁)
儘管使徒城市制定了各種嚴密的法規,保護為使徒服務的智慧種族,但實際上服務者依然處於極端的弱勢地位。在惡魔之角從事服務工作是一項報酬極高,風險也極大的冒險。
看著這個中年矮子,秦倫心中一動,想起了惡魔之角中的另外一個管理種族——侏儒族。
「3個破碎晶太多了,我們住的地方離市中心很近,1個破碎晶就足夠了!」未等秦倫開口,小哥布林就從後面跳了出來,開始履行隨從的職責。
秦倫將視線從爭執的兩人身上移開,觀察起青石大道兩旁的建築。惡魔之角中的建築大多比較低矮,很少有超過五層的建築,基本上都在兩層到三層左右。
或許是因為地廣人稀的緣故,這些建築佔地面積都很廣,連線青石大道的小巷基本上都有七八米寬,建築前方還有整齊的人行道和蓋著石板的地下水渠。
青石大道兩旁的建築大多是商業用途,距離城門比較近的建築很多是商會接待處和車馬行,似乎還有一些是使徒團隊的新人招募處,可能那些圍住新使徒的人就有不少招募者。
距離城門比較遠的地方,秦倫隱隱看到了各種名稱的酒館、旅店、藥劑鋪和裝備商鋪。透過商鋪玻璃窗裡面的閃光,他發現商鋪當中使用的科技極為先進,竟然還有用於介紹說明的3d立體投影。
讓秦倫感到驚訝的是,這些建築除了門窗之外,外牆不是木材和石頭構造,而是金屬。雖然這些外牆都塗上了染料和石灰,防止反射光線晃眼,但裸露出來的牆體部分很明顯都有金屬光澤。
整座城市的建築風格有一種中世紀石頭古城的味道,只是石頭建築變成了金屬建築,古老的傢俱陳設則充滿了超現代化的科幻技術。
古老的建築風格結合科技先進的室內裝設!秦倫用手指敲了敲太陽穴,臉上浮起一絲古怪。
這時候,叫做拉姆的中年侏儒和迪迪的討價還價也到了尾聲,兩人終於以2點破碎晶的價格,僱傭了拉姆的馬車。
等拉姆將馬車從附近拉來,秦倫驚奇地發現這還真是一輛仿古的中世紀馬車,只不過拉車的居然是兩匹由魔晶驅動的機械馬。
秦倫無語地坐進敞篷馬車,閉上眼睛休息。倒是迪迪和拉姆似乎談出了感情,一路上一直在攀談。不過,秦倫倒是知道小哥布林這是在套取情報。
迪迪很聰明,心智也很成熟。秦倫在前不久跟它做的解釋,馬上就讓小哥布林意識到主人不能在人前暴露出新使徒的無知。因此,只能由它來和車夫拉姆套話,獲取一些惡魔之角的常識。
拉姆非常健談,一路上不僅給迪迪介紹了道路兩旁的各種商鋪,連城市當中的一些重要區域也做了介紹。
如果說貝魯塞斯和惡魔少女之前對惡魔之角的介紹是骨架,那麼拉姆話語中的零碎資訊就為這副骨架新增了不少血肉,讓秦倫對惡魔之角有了一個模糊的大體印象。
從拉姆的話語中,他還瞭解到了惡魔之角的消費水平。在這座使徒都市,普通使徒包括住所、飲食在內,平均一天要消費20破碎晶左右,一個月就是600破碎晶。
對於秦倫這樣半個月執行一次異界任務,一個基本任務2000破碎晶收入的使徒來說,這並不算什麼高消費。然而,對於那些半年才執行一次異界任務的使徒來說,就有點無法承受了。
想要在惡魔之角正常生活,兩個月執行一次異界任務是最低限度。除此之外,多做都市僱傭任務也是另外一種選擇。看起來,這應該是惡魔之角對居民使徒進行劃分的資格標準。
難怪有一些使徒會選擇在原本的浮游都市居住,除了更喜歡原本城市的理由,恐怕無法承受使徒都市的高消費也是一個原因。
這些使徒只在累積了一些多餘裝備物品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