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第1/2 頁)
“荀子說這些,想要作甚。難道想要試試我趙括的劍鋒利不利麼。”趙括語氣冰冷,他經歷了兩場血戰,身上的殺氣讓他不怒自威。
荀子卻完全沒有受到影響,繼續說道:“吾朋友還說發現了兩撥人一樣在跟著為上將軍操持賣房之事的漢子,而且看起來對上將軍還有些敵意。為了保密,那位朋友出手,暗地裡將那兩波人殺得一乾二淨,沒有手尾留下。”
呼!聽到這裡,趙括重重撥出一口氣,手也從劍柄處鬆開。
不遠處一直偷偷關注這裡的李牧也放下了懸著的心。雖然他不知道為何剛才趙括想要對荀子下殺手,但是如果真的那樣做,無異於得罪了天下大半學者。
而自己,只能誓死追隨趙括,對抗整個天下。
荀子繼續說道:“想必上將軍也知道,趙王對於武將收買人心一事,十分忌憚。上將軍為何仍然要發賣自己的宅子,給那些死難軍士家屬發撫卹呢。”
“但求心安。”趙括說道,這確實是他真正的目的。
荀子聽到這個答案,絲毫不覺得意外。
他認真的看向趙括,繼續說道:“吾這次來,其實也是受了一位老友的委託,想來問問將軍,您的志向是什麼。”
志向?趙括思索。如果說剛剛穿越來的時候,自己只是想活著逃出生天,在白起手底下活著。
那現在,他心裡想的是讓自己的兄弟們活著回去,讓全天下老百姓同樣有尊嚴的活著。
“我的志向,是止戈。”趙括鄭重的說道:“我想讓這片土地從此以後,沒有戰爭,沒有欺壓。普通人靠著勞動就可以吃飽飯。大家都可以讀書識字,有上升的渠道。有能力的人才可以做官,沒有能力的人可以依靠家世或者勤勞活著,但不能靠著家世欺壓別人。”
荀子聽到這個意想不到的答案,鄭重的朝著趙括行了一禮,開口說道:“將軍的志向,比山嶽還高。將軍的胸懷,比這片藍天還要廣闊。但請將軍恕我直言,這是不可能的。”
“請先生指教。”
“將軍可知道墨家?他的理念包括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等等,和將軍有異曲同工之處。墨學現在與儒學並稱顯學。
墨家強行介入兼併戰爭,助弱抑強。助的是那些本該被兼併的弱國,那些強國利益自然受損。長此以往,墨家必然會被強國針對。
況且,如果天下無爭,大家恢復小國寡民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理想和平狀態,要墨家何用?但如果天下一統,哪裡還需要攻伐?不是更好麼?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整個華夏大地,已經分裂了許久,是時候實現一統。不知道上將軍覺得那個國家可以完成最終的統一呢。”
趙括下意識說道:“秦奮六世之餘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這句話本是後世過秦論的名言,講的是秦始皇嬴政在秦孝公到秦莊襄王這六個秦王努力的基礎上,統一了六國。
但是此時,後兩位秦王還沒有上位,嬴政也不知道在哪裡吃苦。
“六世?”荀子十分詫異,他沉吟道:“秦獻公廢除人殉、遷都櫟陽、建立商市編制戶籍、推廣縣制等舉措不失為良策,但其父秦靈公無甚功績。也罷,起碼他祭祀炎黃,也算是功德。
戰亂多年,魏、齊、楚、趙其實都有機會開始統一戰爭,終究輸給了合縱縱橫。但是天下渴望統一的意向越來越明顯。我和我那位老友交談的時候,覺得華夏統一,就是這幾十年的事了。只是不知道,到底誰會最終完成這件事呢?
如果是秦國完成這件事,那麼秦國苛刻的制度壓迫之下,統一是不會長久的。
趙國雖然有像您還有廉頗龐煖這樣勇猛的將軍在,兵鋒無敵,但是終究不能給寒族足夠的上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