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毛遂自薦王睿恆(第1/2 頁)
“閣下有心挑我的語病,還不如反思一下自己,你好歹也算世家門閥的風雲人物,怎能如此順著陛下的意思?豈不聞累次征伐,牽連的不都是我世家中人?
難道你清河崔氏就無動於衷?還是說自前隋以降,你崔氏不曾有人命丟在遼東?”
崔堯回頭看去,發覺此人面生的很,不禁疑惑的問道:“閣下是何人?恕在下眼拙,倒是未曾與閣下照過面。”
來人二十多歲的年紀,白麵短鬚,倒是一副相貌堂堂的模樣。
“在下不過是一個無名小卒,本不該貿然交淺言深,只是我五姓七望同氣連枝,一向守望相助!在下實不忍崔公子誤入歧途,才出言勸阻,還望閣下懸崖勒馬,以免自絕於世家!”
崔堯一臉恍然的表情,嘆道:“你說你是無名小卒的時候,我還當你是自謙,原來真是個邊緣人!
我倒是感謝你還將某家當作世家的一份子,卻不知你家老祖是何想法?自某家八歲起,至今日,也不知經歷了幾次暗殺,想必其中自是有你家老祖的手筆,雖然某家還不知你是哪家的俊傑。”
那人一頭霧水,不知眼前的少年在說些什麼,暗殺?我堂堂世家豈會做出此等下作的事?莫不是這少年信口胡言吧?
崔堯看著那人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憐憫的說道:“你都不曾觸及門閥世家的核心,就要來此地教育我?未免有些不知所謂了吧?”
那人也是臉色淡然的說道:“我雖不知你為何會臆想我門閥會刺殺你一個弱冠少年,可涉及整體門閥的利益,你也該有所觸動吧?不說規勸陛下不要妄動刀兵,反而甘之如飴,未免也太過不分是非了吧?”
“哦?門閥的利益?願聞其詳!”
“在下剛才已經說完了,幾次三番征伐遼東,葬送了我世家多少青年才俊!可你卻……”
崔堯煩躁的打斷他,不屑的說道:“死人怎麼了?豈不聞九世之仇猶可報乎?雖百世可也!既然在遼東死了人,就該綢繆血債血償,你既有深仇大恨,不思報復,反而在這裡勸阻我去報仇,是何道理?莫非這就是你的世家教育嗎?
我崔氏可沒有這等精深的學問,某家家學一向粗鄙的很,講究的就是一個快意恩仇,我可學不來你這等寬宏大量,呵~兄臺還是不要說下去了,道不同不相為謀!”
“你這是偷換概念,私人仇恨怎能上升的國家層面?難不成因為死了幾個族人,就要發動國戰,陷進去更多的族人嗎?你是因小失大!”
“不然呢?莫說高句麗三十萬首級的京觀仍矗立在爛泥裡腐爛,即便是死了一個邊民,國朝也不該置若罔聞!必當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否則大唐國格何在?長此以往誰人還看得起我大唐?
今日這個過來摸一把,明日那個過來戳一下,我大唐不做出反應,難道要蠻夷們當作棉花一樣欺辱嗎?”
“國雖大,好戰必亡!”
“最煩你這等說話說半句的人,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這句讓你吃了?”
來人沉默良久,慨嘆道:“當真要戰?”
“自然要戰!還要絕其苗裔,毀其社稷!”
“若事有不諧?”
“馬革裹屍而已。”
“在下可否附於驥尾?”
????
崔堯滿頭疑惑,不知這個轉折從何而來。
“在下雖是一個門閥中的邊緣人,可也知國仇家恨,適才不過出言相戲耳,崔公子果然深明大義,在下心服口服。”
崔堯撓撓腦袋,問道:“你誰呀?你說附就附?我連你是誰都不知道。”
“在下王家大郎,王睿恆!此前一直醉心於經學,深居太原老家,不曾與賢弟照過面,可你的事蹟,我那七弟可是推崇的很!在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