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2/3 頁)
鎮企業,其中有四個可以分配給杭州萬向節廠。
魯冠球充分重視這四個大學生的到來,這是他們建廠以來的第一批大學生,這是一個標誌,這是一個檔次,這也是一個級別。從此萬向節廠就開始了有大學生的歷史。四鄉八村的傳開去,都知道杭州萬向節廠有了自己的大學生,它的意義,遠遠地大過四個大學生來廠裡工作本身。
因此,他立刻毫不猶豫地從腰包裡掏出了兩萬四千元錢的培養費,又親自督陣安排了大學生的住宿生活問題,四個大學生+,他要求起碼得有二間房。每人得有一張桌子,,只檯燈。椅子嘛,一人當張是不夠的,大學生都是些交際廣泛的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難道讓他們坐在地上。但是大學生又是一些好動的人,成天跑來跑去的,沒有腳踏車又怎麼能行。但是既然要買車就得買好的,鳳凰的,或者永久的,得是名牌,別的不行。
然後,魯冠球這位已經是名人的大廠長親自用自己的小轎車把那四個大學生接到廠裡。大學生們一看,哇,還真不錯,連彩電也給他們配上了。
年輕人不知道,這臺彩電,可是魯廠長自己的獎品,是不久前浙江省舉辦的&ldo;萬人贊&rdo;廠長活動中他得獎的獎品。這次獎可以說是魯冠球以後那不間斷的榮譽的最初起步。所以說,這臺彩電是一臺非同一般的彩電。現在魯冠球把它送給大學生們了,此中情懷,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大學生少而需要大學生的要求多。魯冠球不能等待天上給掉餡餅。他是一個十分自信的人,因此他想,沒有什麼,我們就造什麼吧。
◆&ldo;兩袋投入&rdo;說
關於這一點,他也有自己的說法:集體企業、鄉鎮企業那麼多,國家再照顧,也分配不了,最有把握的是自己動手來培養。
魯冠球很快制訂了人才開發的長遠計劃:今後每年至少送三十人去大中專院校培養,到1990年,爭取全廠至少有一百名大學生,二十名工程師,使工程技術人員達到職工總數的百分之二十。
關於這一點,他還有一個說法,一時成為媒介的熱點用語,叫做&ldo;兩袋投入&rdo;,也就是腦袋投入和口袋投入同時進行。
在對穿著工裝的這群鄉親的脫胎換骨的問題上,魯冠球簡直就是拿鞭子催著喊著叫著趕鴨子上架,他是要創造奇蹟嗎?人們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魯冠球等不及了,他是要幾年就把人給樹起來。
真是苦了那些從前一直要把甘蔗皮吃到車床旁邊的農民工人啊,瞧他們如今過的什麼樣的生活,瞧瞧當年那麼些個嚇死人的廠校獎懲制度吧:
1凡本廠三十五週歲以下職工,文化程度初中還未畢業者(包括&ldo;文革&rdo;期間畢業需補課者),均應對位入座,參加小學、初中補課學習(不得以高報底)。無正當理由不參加學習者,工資緩調三個月‐‐半年,不屬調資物件者,罰款三十元。重點抓好三十歲以下職工的文化補課。
2凡三十五週歲以下職工,初中畢業及高中生,均應參加中級技術培訓學習,提高技術素質。操作工(包括合同工)中級工不合格者,不得晉升四級工。中級工考核合格者,在原有工資基礎上再向上升一級工資,直到六級工為止。
3學員到課一天,給到課金050元;遲到、早退、中途退課或作業不交,每次罰款025元,有特殊情況請事假者,每天扣050元,曠課一天,罰一元。請假手續當月結清,不能補辦。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